背筐拣粪法
翻新时间:2023-03-04
背筐拣粪法
凡是读过名著《燕山夜话》的人,无不惊叹作者学识渊博,同时也产生一个谜:作者是凭什么绝招儿收集到那么多资料的呢?
解铃还得系铃人。这个问题还是请《燕山夜话》的作者、杰出的理论家和宣传家邓拓来回答吧!
邓拓说:“你看农民出门,总随手带粪筐,见粪就拣,成为习惯。专门出门拣粪,倒不一定能拣得多,但养成了拣粪的习惯,自然就会积少成多。知识积累,也应该有农民积粪的劲头,拣的范围要宽,不要限制太多,不要因为我管的是牛粪,见羊粪就不拣,应该是只要有用的,不管它是牛粪、羊粪、人粪都一概拣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
邓拓不愧是一位杂文大家,说话多么幽默风趣。他的这个比喻也特别确切,读书积累资料,可不就像农民拣粪一样吗?邓拓本人就是采取这种“背筐拣粪”的方法来读书的。他总是随身带一个活页的小本子,读书看报随手做笔记。比如,半个月读一本天文学,积累了一些有用的资料;半个月读一本地质学,又积累了一些有用的资料。一年12年月,他就能读24部书,积累的资料自然就可观了。
当然,“背筐拣粪”也不是拣回来就完事了,还得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加工。邓拓把这种积累资料的方式分为两个过程:一是随意性积累,二是系统性积累。
随意性积累,就是平时读书阅报,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就随手抄下来。
系统性积累,就是等资料抄多了,就把本子拆开、一张活页纸就成了一张卡片,再把它们分门别类按系统归档保存,待需要用时,按“门牌号码”一查就找出来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蚁蝇之争
- 寒假感悟
- 凛冽北风今又起
- 我的“营养和面包”
- 自动笔的自述
- 不得安宁的风婆婆
- 严格要求自己
- 读《伊索寓言》有感
- 春雨
- 美丽的云台山
- 我为社区做贡献
- 美丽的家乡
- 给爸妈的惊喜
- 我们的节日
- 我是一只猫
- 论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的完善
-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管理规范研究
- 浅析刑事诉讼模拟课程的教学目标、方法和考核体系
- 论我国国民法律信仰的培养
- 人民法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刍议
- 互联网行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规制研究
- 公众自测环境信息与环境知情权的法律思考
- 刑事案例教学法之提倡
- 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参与权及其法制教育研究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 完善我国企业文化创新的思考
- 《行政法学》案例教学方法之探讨
- 浅谈军校学员心理疏导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民法院普法工作
- 处理公安涉法涉诉信访积案的对策研究
- 语文六年级下学期 第一单元测试题
- 长征
- 语文六年级下学期 第六单元测试题
- 争画
- 长征
- 古代寓言两则(矛与盾、郑人置履)
- 争画
- 延安,我把你追寻
- 景阳冈
- 向往奥运
- 索溪峪的“野”*
- 延安,我把你追寻
- 语文六年级下学期 第一单元测试题
- 清明上河图
-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