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8
《杨修之死》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分析语言材料,梳理信息,表达感悟认识能力训练,能够合作交流自己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
处理材料,归纳分析,讨论交流。
3、情感与态度:
内因与外因的辨证思想认识,正确的人才观。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材料洞悉人物心理,感受人物形象。人才观的交流与表达。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曹操《观沧海》中句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心胸开阔,吞吐宇宙,雄才伟略,霸气昭然。但也有狭隘与偏见……
二、揣度人物心理活动与语言表达
1、师: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曹操斩杀杨修的想法是由来已久的,请找出每次杨修触犯曹操忌讳后,写曹操心理及行为反应的句子,并简要评述曹操对杨修是怎样由“忌”到“恨”的。教师板书七个事件。
2、生分组讨论交流,并表述,教师板书记录。
3、归纳小结。(在劫难逃)
三、人物形象分析
1、师:有人认为小说节选内容中曹操和杨修个性鲜明,认为他们(教师幻灯展示):
曹操:
杨修:
不知你是否有同样的认识,请梳理课文信息,作出评价。
2、生处理课文语言材料,探究思考,交流表述。
3、教师小结:曹操(阴险狡诈,一代奸雄);杨修(才思过人,恃才放旷)。
四、扩展延伸,情感态度表达
辩题一:是谁杀死了杨修?曹操,杨修?
师:对于课文中杨修之死,历来就有不同见解,有人认为应归之于操,有人认为应归之于修。
请两组同学,分别就课文情节事实,有理有据,展开辩论。
生稍作研讨,轮流展开辨驳……
师小结:对辩论作出评判,归结“世间万物均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巴掌拍不响就是这个道理)
辩题二:说说你的人才观?
师:曹操怒杀杨修,毕竟还是给了我们许多遗憾,曹操怒杀杨修后,强令进军,结果被蜀军杀得落荒而逃,同时又失去一个才思过人的主薄,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该不该!
而杨修才思敏捷,却因恃才放旷,疏于理法,落得个英年早逝,真可谓“一失足,千古恨”,遗憾遗憾!
请你结合历史与现实社会,如果你是曹操,你将怎样使用人才;如果你是杨修,怎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生交流表达。
师:不管怎么说,杨修死了不可复生。有人给华山杨修墓题了一幅挽联,现展示给大家,请大家在课后玩味。在未来的生活里一路走好。
生齐读对联。
五、教师小结后下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洗脚
- 20年后......
- 水球
- 我的小发明——万能文具盒
- 介绍我自己
- 保护环境
- 游后老龛
- 回报爱
- 我最敬佩的奥运冠军是——郭晶晶
- 我的童年生活
- 爱的细节
- 奶奶家的小兔子
- 英雄小萝卜头
- 胆小的我
- 我的妹妹
-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论死刑的适用 (2)刑法论文(1)
- 习俗中秋——你应该干的10件事
- 投敌叛变罪若干疑难问题研讨(5)刑法论文(1)
- 我的大爱之传统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广告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 转型期我国运动员精神的传统文化意蕴及价值诉求
- 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
- 浅议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
- 犯罪构成事实研究(7)刑法论文(1)
-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装饰陈设艺术中的体现和应用
- 九台农商银行与长春市慈善会共同举办中秋敬老活动
- 管窥事实错误中认识模型(2)刑法论文(1)
- 植根传统文化 创新语文教学
- 《掌声》一课的教学思路
- 《掌声》教后记一
- 《七颗钻石》教学实录
- 《掌声》教学有感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掌声》教学设计二
- 《掌声》中得到的感悟
- 《掌声》教后记三
- 《掌声》教学设计四
- 《掌声》教后感
- 《掌声》教学设计六
- 《七颗钻石》课堂教学实录
- 《掌声》教学设计五
- 《掌声》评课稿三
- 《掌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