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范进中举》问题探究
1、范进一生热衷科举,追求功名利禄,为什么当他得知真的中举后又发疯了?课文是怎样描写疯态的?
范进从20岁起屡试不中,苦苦挣扎,直到54岁才得了个秀才。邻里的揶揄、胡屠户的责骂,已成为他的家常便饭。他内心压抑着一种不平之气,但又相信命运憎人,自安于卑微屈辱的地位。他时时热切盼望中举,又从没料想到那一天真的会到来。当他已完全习惯那种饥寒、屈辱、寄生的可怜地位,已麻木到在胡屠户那种难堪的辱骂面前点头称是的时候,突然看见“第七名亚元”的大红报帖,他那被失败和屈辱所窒息了的一切欲望和自尊心,以及多年来郁结的怨愤和悲哀突然活跃起来,他的神经无法承受,情不自禁的喜极发疯。
文章充分利用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等手段来刻画范进的“疯”态。语言描写:三次写范进将“中了”,表现了梦想实现的复杂心情。
行动描写:四次写范进拍手,另外写跌倒,往门外飞跑,揣进塘里等动作,对范进热衷功名的丑态多方讽刺、无情嘲弄。
神态描写:四次写范进“疯笑”“笑了一声”“大笑道”“笑着,走到集市上”,表现了范进利欲熏心的可悲可笑。
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独特的神态描写,画出一个醉心科举、鱼腹至极的儒生形象。作者将主管情感融于客观叙述中,虽无一贬词,却使我们在哑然失笑的同时深感他的可鄙、可悲、可怜
2、有阅读经验的人往往善于从优秀作品中的描写中了解社会。作品中看似闲笔的地方,往往大有深意。作者描写范进中举的疯态及前后不同境遇,我们对范进生活的社会有哪些了解?
⑴
封建科举制度使落第者贫困潦倒,使及第者飞黄腾达。
⑵
科举制度毒化了整个社会,把一般人的灵魂扭曲得不成样子。
⑶
封建官僚不仅享有巨大的特权,而且贪污腐败,读书人一旦爬上去,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便诱使读书人一心追求功名利。
3、根据范进的言行,说说范进对待科举的态度。概括范进这一形象的特点。
范进形象: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可从范进对待胡屠户及张乡绅的态度判断),热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
范进对功名的热衷除了从他坚持不懈地参加考试中可以看出之外,还有一处细节可以体现:即平日他不是一个感情容易外露的人,所以他可以忍受胡屠户的辱骂,可以冷静的卖鸡救命,但一见喜报帖便欢喜得疯起来,鲜明的反常,可以充分表现他的利欲熏心、可悲可笑。
4、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范进喜极而疯似一场喜剧,理由是:
⑴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
⑵揭露了当时士人热衷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
⑶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
如果从人物命运的角度说这是一场悲剧,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场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的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
5、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在当时类似的状况并非仅有,课文中哪里透露这一社会状况?
报录人在范进发疯后镇定的提出了解救方法,可见他见过类似的情形。这也便是范进形象的典型意义所在,从范进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批“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的儒生形象。这种制度一面造成一批爬在人民头上的老爷,一面造成一大批对社会毫无价值的废物。从另一角度而言,范进和孔乙己犹如一对孪生兄弟,他们命运的差异仅仅是个形式问题,而在本质上一致的,中与不中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无论如何都逃不出悲剧的命运(或在福禄中生,或在困顿中死),这是社会的悲剧!
6、胡屠户和张乡绅都不是主要人物。作品是否对胡屠户着墨过多?是否可以不写张乡绅?
作品通过这两个人物对待范进的态度从侧面揭示出,范进这类知识分子之所以如痴如狂地追求功名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自己成为被巴结、奉承、攀附的权贵,进一步暴露了他们腐朽的灵魂。这两个人的语言和行动更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风气,使作品的锋芒不仅指向科举制度,也指向整个社会,从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7、本文还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主要体现在哪儿?
两点:
⑴范进中举前后的社会地位;
⑵胡屠户对待范进前后的态度。
8、对比的方法对于表现本文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范进先贱后贵,胡屠户前倨后恭,这种对比深刻而鲜明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有趣的汉字
- 父母的爱
- 我爱汉字
- 有趣的汉字综合实践
- 我爱汉字
- 有趣的汉字
- 父母的爱
- 有趣的汉字4
- 我爱汉字2
- 父母的爱
- 有趣的汉字1
- 我爱中国汉字
- 有趣的汉字2
- 父母的爱(13)
- 父母的爱
- 幼儿音乐舞蹈教学模式
- “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音乐教育
- 浅论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意境营造
- 浅谈邯郸高速公路绿化
- 佐罗塔耶夫手风琴作品的创作特点
- 对音乐治疗学的定位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之我见
- 论古筝演奏艺术的表情性
- 公路计量支付软件的应用与开发
- 浅析藏族舞蹈中的宗教内涵
- 关于国际海运企业并购分析及启示
- 析黎英海钢琴曲《春江花月夜》
- 论歌唱艺术的情感表达
- 当代学生如何辩证地看待流行歌曲
- 论中学生音乐教育的创造性教学法
- 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作用
- 《夏夜多美》训练素材
- 《夏夜多美》教学目标
- 《夏夜多美》第二教案
- 《要下雨了》老师语录
- 《夏夜多美》教学难点
- 《夏夜多美》范文习作:夏夜独坐,我喜欢
- 《夏夜多美》第一教案
- 《夏夜多美》趣闻故事
- 《夏夜多美》教学重点
- 《夏夜多美》重点问题探究
- 《夏夜多美》美文欣赏:夏夜多美
- 《夏夜多美》整体阅读感知
- 《夏夜多美》美文欣赏:你比我更需要它
- 《夏夜多美》考点练兵二
- 《夏夜多美》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