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农民革命运动领导者、组织者的光辉形象
文中的主要
人物形象是陈胜,作者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栩栩如生的塑造出一位农民革命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光辉形象。
陈胜年轻时就有远大的抱负。他所说的“鸿鹄之志”,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来看,就是要反抗秦王朝的暴虐统治,摆脱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在適戍渔阳途中,他看到因雨失期而被置于死地的900戍卒是一支可依靠的力量,并充分估计到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愤恨情绪,于是跟吴广商量,确定了“举大计”的方针。他清楚的知道,起义有失败的可能,但又认为“死国”是有价值的,这也是他有远大抱负的表现。
陈胜的组织领导才干突出的表现在对策略口号的分析上。当时秦二世刚刚践祚,他是靠搞阴谋上台的,而且矫父命杀了太子扶苏,这就引发了秦王朝内部矛盾,广大人民对秦王朝也更加不满;其次,由于秦灭六国过程中楚国受害最深,所以楚人反抗情绪极其强烈,并且把他们的复国希望寄托在楚将项燕身上。陈涉抓住了这两个敏感的问题,利用百姓不知二人存亡这一情况,果断的提出“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口号确实掌握了人心动向,起了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反秦武装斗争的作用。
陈胜的组织领导才干还表现在起义的准备和发动上。在准备过程中,先以置书鱼腹的方式树立陈胜的形象,然后“狐鸣”而呼,把复兴楚国的希望跟陈胜联系在一起,这就掌握了戍卒的心理,进一步巩固了陈胜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至于发动起义,关键是要杀死两尉,又要使士兵群众站在自己一边,所以先使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这表现了陈胜的机智。杀尉之后,接着召令徒属,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利害,后用“死即举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等语来坚定众人的抗争信念,这又表现了陈胜的卓越宣传能力。入陈后,又召集三老、豪杰,请他们出谋划策,更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成熟的农民运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反秦斗争的迅猛发展,是和他的倡导分不开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喜欢的小动物——小麻雀
- 我的一个小小的心愿
- 家人的爱
- 我的房间
- 我想让妈妈的腰不再疼
- 母爱真伟大
- 良心自问
- 我最喜欢的人
- 唠叨的妈妈
- 感受父母的爱
- 家乡的梨树地
- 我的自画像
- 妈妈的爱
- "穷"小子
- 我的自画像
-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流失
- 论刑事诉讼价值追求的转变(2)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研究
- 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完善与公民权利保障(2)刑法论文(1)
- 发挥传统文化在乡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体现
- 正当防卫法律价值的理性思考(2)刑法论文(1)
- 触目惊心的现实
- 平面设计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思考
- 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 正当防卫法律价值的理性思考(4)刑法论文(1)
- 中国传统文化分析
-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作用
- 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
- 关于传统文化研究
- 《要下雨了》教案
- 《找骆驼》教案
- 《荷花》教案
- 《我为你骄傲》教案
- 《北京亮起来了》教案
- 《恐龙的灭绝》教案
- 《风筝》教案
- 《爬山虎的脚》教案
- 《雷雨》教案
- 《小英雄雨来》教案
- 《果园机器人》教案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火烧云》教案
- 《称象》教案
- 《翠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