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农民革命运动领导者、组织者的光辉形象
文中的主要
人物形象是陈胜,作者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栩栩如生的塑造出一位农民革命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光辉形象。
陈胜年轻时就有远大的抱负。他所说的“鸿鹄之志”,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来看,就是要反抗秦王朝的暴虐统治,摆脱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在適戍渔阳途中,他看到因雨失期而被置于死地的900戍卒是一支可依靠的力量,并充分估计到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愤恨情绪,于是跟吴广商量,确定了“举大计”的方针。他清楚的知道,起义有失败的可能,但又认为“死国”是有价值的,这也是他有远大抱负的表现。
陈胜的组织领导才干突出的表现在对策略口号的分析上。当时秦二世刚刚践祚,他是靠搞阴谋上台的,而且矫父命杀了太子扶苏,这就引发了秦王朝内部矛盾,广大人民对秦王朝也更加不满;其次,由于秦灭六国过程中楚国受害最深,所以楚人反抗情绪极其强烈,并且把他们的复国希望寄托在楚将项燕身上。陈涉抓住了这两个敏感的问题,利用百姓不知二人存亡这一情况,果断的提出“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口号确实掌握了人心动向,起了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反秦武装斗争的作用。
陈胜的组织领导才干还表现在起义的准备和发动上。在准备过程中,先以置书鱼腹的方式树立陈胜的形象,然后“狐鸣”而呼,把复兴楚国的希望跟陈胜联系在一起,这就掌握了戍卒的心理,进一步巩固了陈胜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至于发动起义,关键是要杀死两尉,又要使士兵群众站在自己一边,所以先使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这表现了陈胜的机智。杀尉之后,接着召令徒属,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利害,后用“死即举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等语来坚定众人的抗争信念,这又表现了陈胜的卓越宣传能力。入陈后,又召集三老、豪杰,请他们出谋划策,更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成熟的农民运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反秦斗争的迅猛发展,是和他的倡导分不开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野猪林一日游
- 爱看电视的爸爸
- A special dream(特别的梦想)
- 除夕之夜
- 做诚实的人
-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 南塔一日游
- 我爱奥比岛
- 请到我的家乡来
- 我的好爸爸
- 我的好朋友
- 惊心动魄的足球赛
- 学做家务
- 找春天
- 游览清水寺
- 农民维权在法治边缘徘徊——以山东省济南市党西村为例
- 浙江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 试论中国历史上的村落共同体
- 农村财产主体的变迁轨迹及改革取向
- 农村权力结构的制度化调整
- 浅谈邓小平“三农”思想与中国新农村建设
- 当前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探析
-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几点思考
-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 农村教育融资问题研究
- 乡村两级换届选举的区别
- 永嘉燎原生产责任制研究
-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
- 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隐忧
- 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与管理体制研究
- 《古诗两首》的教学目标
- 《古诗两首》随堂练习——快乐练习
- 《古诗两首》教学重点和难点
- 我国彩棉开发研究世界领先
- 《农业的变化真大》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农业的变化真大》成语积累
- 《农业的变化真大》好词好句好段
- 《古诗两首》随堂练习——快乐复习
- 《古诗两首》习题精选(二)基础练习
- 《古诗两首》教学讲义2
- 什么是天然彩色棉?
- 《农业的变化真大》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 《农业的变化真大》词语解释
- 《农业的变化真大》近义词反义词
- 《古诗两首》教学讲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