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9
浅说三国──诸葛亮
与《浅说三国──关羽》一样,鄙人要以愚见还诸位一个诸葛亮的真面目。
先说说《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复姓诸葛,单名亮,通晓天文地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个,精忠报国的人物。是一个军事家,政治家,和发明家。
刘关张三顾茅庐把他请回去,突出了其能力非凡。刘备白帝城托孤显其靠得住。还有战争的描写,计谋的高明,还有诸多发明更显其智慧。的确,在《三国演义》中,其的确是一个非常受人爱戴的人。诸葛亮的形象地位与关羽的形象地位差不多,只是关羽是忠义的化生,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生。
现在鄙人就要谈历史了。
首先说说,“三顾茅庐”一事。在《魏略》和《九州春秋》上记载的诸葛亮主动求见刘备的故事,知道的人却很少了。书上说:“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后来刘备自顾自编帽子,被诸葛亮谏阻,才想起他手下还有这么个人叫诸葛亮。
但是在正史上说的,与《三国演义》一样,是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但其中也是有些异议的。既然正史确由此事,那么姑且相信。但鄙人有些话还是想说。
当时荆州出名的读书人很多,刘备因为徐庶的话,就去求见在荆州士人中名声并不很响亮的诸葛亮,可能性不大,除非其他有名人不肯跟刘备,刘备没办法。要么就是刘备想让别人知道他的爱才,来提高自己的人望。
还有著名的《隆中对》,鄙人毕竟不是政治家和军事家,其里面的内涵,鄙人只能佩服。不过,有人认为所谓《隆中对》,不过是诸葛亮和刘备长时间谈话中的一些片段,连缀起来而已,本身并不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对策。这种猜测也有其原因,因为当时刘备和诸葛亮开桌谈论时,旁边无人。没人知道是怎么一会事,反正刘备不会向哑巴一样坐在那里听他一个人说话。
诸葛亮出山后,不久曹军来袭,演义中大篇幅渲染的“火烧博望”、“火烧新野”,其实在正史中,根本一笔都没有记载。诸葛亮出山以后的第一份功劳,其实是过江东,说孙权,联合抗曹。其间的借东风、伏华容、收四郡本来就子虚乌有,而且直到这个时候,诸葛亮也主要负责内政和外交工作,根本没有打过一仗。直到庞统死后,诸葛亮才开始出去打仗。四川平定后,诸葛亮还是一个文职人员。说诸葛亮用兵如神,起码在刘备生前是看不到的。
在当时,法正才是第一大红人“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刘备退到白帝城后,诸葛亮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也说明他心里也知道刘备并没有把诸葛亮摆在第一位。
到刘备临终时,他心目中比诸葛亮更加重要的臣子,如关羽、张飞、庞统、法正、黄权等,差不多死绝了。他才“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实际上让诸葛亮负责民政,而让李严负责军事。至于诸葛亮军政大权一把抓,那又是以后的事情了。
诸葛亮并不是演义中所描写的“上知天文,下懂地理”的军政两道奇才,而且也不是一出山就成为刘备心腹第一重臣的。
还有就是诸葛亮南下不毛之地,回来凯旋归来,南蛮再不复反,真的如小说中所说?《三国志》中说道:“后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李)恢身往扑讨。”其七擒七纵不知是真是假,听说,南方还有“孟获七擒七纵诸葛亮,亮不敢再南侵”的传说呢!
六出祁山,其寸土未得,更不能显其军事才能高,反而不能富国而妄求强兵,导致民不聊生。还有那空城计,也是假的。小说中“六出祁山”次次遇司马,其实不然,其中只有两次遇见。小说虚构的实在太多了!
综上所述,诸葛亮既不是大政治家,也不是大军事家。不过那时他也是个杰出人物,从陈寿独立为他作传就可以知道。不过真要说他是什么家什么家的,那真的不能,最多给他个发明家或是科学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最崇拜的人——清洁工
- 短暂的生命
- 母亲的爱
- 缩写《小英雄雨来》
- 爱的赞歌——贝尔曼先生回去以后
- 一次采茶活动
- 龟兔赛跑(续)
- 我的教室
- 《最后一头战象》的江滩回忆
- 茶水变墨水
- 校园一角
- 家乡的变化
- 我想成立基金会
- 我们的教室别有洞天
- 感悟生命
- 论人本管理(1)-传播学论文(1)
- 民营企业权益的法律保护(1)-传播学论文(1)
- 论高等艺术类院校工程审计的现状及对策
- 国内外企业管理最新趋势(1)-传播学论文(1)
- 工程审计风险分析与防范策略
- 刍议矿山企业工程审计中的投资控制
- 电子化政府:发展及其前景(1)-传播学论文(1)
- 高职院校柔性管理的内涵与达成-传播学论文(1)
- 论企业的激励机制(1)-传播学论文(1)
- 浅谈高校管理方式的转变(1)-传播学论文(1)
- ERP应用风险与内部控制(1)-传播学论文(1)
-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文化准备(1)-传播学论文(1)
- 浅议工程审计对施工企业的影响
- 基于AHP的国企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方法
- 浅议电力工程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 《四个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入情入境 感悟真知──《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与评析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体会想像之美 开启创新之门──《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读中感悟 创新悟情
- 《四个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