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让语文课“立体化”──《诗两首》教学笔记
翻新时间:2023-05-08
利用网络,让语文课“立体化”──《诗两首》教学笔记
今天上现代诗歌单元,第一课是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余光中的《乡愁》。两篇诗歌,短小而蕴含深情。朗诵是把握现代诗歌节奏和领悟作者深沉情感的第一步,但我的朗诵水准,实在不敢恭维,太一般了。面对此种情况,我灵机一动,何不把其上成网络赏析课。
今天的课堂上,我才发现,我的“灵机一动”将这节课完全立体化了。
到了机房(中学部机房有课,我临时借用小学部机房),我先布置任务:首先,在网上查找艾青和余光中的资料,将其阅读、筛选后,转发到自己博客上;其次,在网上找一、二段赏析这两首诗歌的文字读一读;最后,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在网上找到这两位作者的图像,想办法传到自己的博客上,和文字相配合。
在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同时,我反复播放着这两首诗歌的朗诵。每一首诗歌的播放次数都在7遍以上。
【课后自评】
1、利用了网络丰富的教学资源,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是在班里上课无法比拟的。
2、课堂完全立体化了,这是这节课的亮点。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知觉──动手(操作微机在网上找寻),动脑(设计博客版面、看网上评析文章);视觉(网络阅读),听觉(听我给播放的朗诵)
(这里的听是不是一种有意注意,而是一种无意注意中的潜移默化。在多遍播放中,学生听也得听,不听也在你的耳边萦绕。)
3、将语文课中诗歌的赏析引向一个广阔的天地,不再局限在教师讲授狭小的空间内。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按教师规定的主题,自由驰骋。学生点击的页面不一样,看到的资料也就不一样。面对纷繁的资料,学生可以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叙述方式。这是一次语文赏析课,更是一次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课。
4、学生的操作水平制约了课堂进程。相当一部分学生仅仅完成了作者简介的搜寻、粘贴,赏析的文章读的很少,就下课了。我想:这是目前很多教师不敢放开学生让其使用网络进行课堂教学的最大心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宠物--坏坏
- 不要摘花
- 爱护花草
- 我知道天为什么下雨
- 如果可能,我想做一只海鸥
- 辛勤的爸爸
- 不要摘花
- 不要摘花
- 不要摘花
- 不要摘花
- 爱护花朵
- 爱护花草
- 感觉真好
- 看图写话 禁止摘花
- 可爱的小狗
- 汉 初 律 名 新 证法学理论论文(1)
- 走向宪法的中立原则(上)法学理论论文(1)
- 实证法学的新阐释与自然法观念陷阱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论死亡权的特点及我国死亡权的立法设计法学理论论文(1)
- 信访的制度逻辑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新时期男女平等的体现法学理论论文(1)
- 人身损害救济之司法变化概论法学理论论文(1)
- 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
- 二战后美国法对日本法的影响法学理论论文(1)
- 从“人民主权”到“人权”
- 侠观念与中华法制法学理论论文(1)
- 以史为鉴,试述德国法律发达之原因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律推理问题法学理论论文(1)
- 《谈谈作为法学学科的欧洲法学
- 法的权利本位与义务本位法学理论论文(1)
-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二
- 《雷雨》教学片断赏析一
- 《雷雨》教学片断赏析二
- 《雷雨》教学片断赏析三
- 《雷雨》教学片段赏析四
-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实录与评析
- 《雷雨》教学设计五
- 《雷雨》观后感
-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一
-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二
-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一
-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六
-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七
- 《雷雨》教学片段反思
-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