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4
生命与人类同在──读杰克·伦敦《热爱生命》
我在初春的北国的草原。举目望去,天地连成一片。天空是浅浅的铅灰色,地面枯黄的草根覆盖着灰色干结的土地。刚刚返青的草根的一点点绿色,被枯黄的贴着地皮的干草淹没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风在耳旁呼呼地吹着,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人,在自然中是多么渺小。渺小得如同这满地的荒草。我,在这空旷的苍穹中,是多么的无能为力?我,能做点什么呢?
“他在白茫茫的水里萎缩着,好象这片广大的世界正在用压倒一切的力量挤压着他,正在残忍地摆出得意的威风来摧毁他。他象发疟子似地抖了起来,连手里的枪都哗啦一声落到水里。这一声总算把他惊醒了。他和恐惧斗争着,尽力鼓起精神,在水里摸索着,找到了枪。他把包袱从左肩挪动了一下,以便减轻扭伤的脚腕子的负担。接着,他慢慢地、小心谨慎地,疼得闪闪缩缩地向河岸走去。”
这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中的一段。“他”是谁并不重要,在这部小说里,他没有名字,没有背景,只有一个叫“比尔”的同伴,他们两个一瘸一拐地走下河岸时,就开始了他们那死里逃生的故事。但是,很快,走在前面的“比尔”甩掉了他,让扭伤了脚腕的“他”落在后面。于是,艰难的求生的跋涉开始了。
求生的欲望,点燃了他的生命之火。不知过了多久,不知走过、爬过多少路途,在同强壮的熊的遭遇中,疲惫不堪的他竟然像个发疯的怪物一样凛然怒吼,硬是吓跑了那高大的熊;在与同样病弱的野狼的较量、跟踪中,他最终咬死了狼,他吮吸了狼血。
他爬着,滚着,无天无日,无时无刻,微弱的生命能量不断从强烈的求生欲望中得到补充,生命之火就这样燃烧着,支撑他同死亡同恐惧斗争。快接近带来生命希望的海滨时,他看到另一个“生物”爬行的轨迹,那正是他的同伴比尔。然而,等他终于走近比尔的时候,甩掉他的比尔已经成了猛禽的野餐。他冷笑着接着朝前爬去,他在最后仍然保持着他做人的操守,他没有象野兽一样去啃食同类的尸体──这个在中国古代小说中不鲜见的因饥饿人吃人肉的故事。
他终于爬到海滨。他被捕鲸船上的人发现了。船上的人救了他……三个星期后,他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他活过来了。
这是一篇赞美强大生命的赞歌,也是一篇嘲讽懦弱人性的悼歌。
生命究竟是什么?人,可能无法说清。生命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人,可能也无法说清。
生命有时是极其脆弱的。瞬间,它可能就会化为乌有。可是生命有时又无比强大,让你不能不为之惊叹。当比尔无视同伴对自己的呼喊,作为一个尚有能力的人,向生命的希望奔去时,生命却抛弃了他。比“他”走得快的比尔,却先倒下去了。这正是人──背弃良知的懦弱人性的──悲剧。
《热爱生命》中的“他”,与其说同饥饿和死亡抗争,不如说是与恐惧抗争;杰克·伦敦作为文学大师,用精湛的文学手法,出色地描绘了这种抗争。让我们从字里行间看到了生命本身那巨大的潜在能量,这种能量是无法诋毁的,它会让你活下去。不管你面对的是什么,哪怕是吞噬你的荒野,是吃掉你的野兽,还是饥饿、疲惫,生命都会帮助你战胜它。
这是一篇逼真的小说,紧张的故事情节中没有一点作者人为的痕迹,没有多余的议论,它只是清晰地展示了一个人在荒原中历尽艰难的求生过程,不动声色地描绘出了生命的伟岸和强大。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近乎真理的事实──敬畏我们的生命,相信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生命紧紧相依,和我们的生命结成最紧密的“联盟”,我们就会尽享生命的美丽与神奇、生命的剽悍与强大。
此时,我坐在电脑前,回味本文开头描述的今天上午在北疆草原风中的感受,突然悟道无限渺小的“我”竟然那么强大。天地仿佛为“我”而生!是啊,那一片片荒草马上就会在春天的风中变成一片片新绿,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是生命的象征。
我是谁并不重要,就象小说中的他是谁并不重要。但是,一定要知道,“我”──就是这苍穹中的生命。生命赋予了“我”精神、意志、理想、智慧!
让我们永远拥抱伟大的生命。生命,与人类同在。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它都会与我们同在!
作者后记:在我这篇小文快要结束的时候,电视开始播出直播节目:《面对面──军中无戏言》,央视记者王志访谈在抗击非典斗争中新任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我看过王岐山前几天主持的关于非典问题的新闻发布会,印象非常之深,我认定王岐山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将才,我马上离开电脑去看王岐山。等我再坐回到电脑前的时候,王岐山坚定的神情,真诚、坦率、果断而睿智的谈话仿佛仍在眼前、耳边。中国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艰难,非典时刻威胁着人的生命,王岐山在最艰苦最前沿的北京领导着这一场“热爱生命”的斗争,我希望在这场斗争中,王岐山市长和北京人和我们一起共同出手比杰克·伦敦更精彩的杰作──
获得人类战胜非典的最后胜利!获得生命战胜死亡的胜利!
获得人的良知和职业操守对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的胜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天的风景
- 跑跑经典,我的最爱
- 冷餐比赛
- 七星岩
- 美丽的银杏树
- 妈妈,我爱你
- 郊游
- 快乐的五一劳动节
- 游皇城相府
- 保护青蛙
- 我的文具盒
- 奇异的景象
- 难忘的一件事
- 未来的教室
- 我的语文老师
- “人本位”的刑法观与吸毒行为定性分析(2)刑法论文(1)
- 庄河人的端午节(外四篇)
- 传统文化对美术素质教育的影响
-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人居文化批判判
- 实质竞合的科刑(2)刑法论文(1)
- 华硕新品将打传统文化牌
- 印象端午节
- 家乡的端午节
-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23)刑法论文(1)
- “刘涌案”拷问刑事司法(2)刑法论文(1)
- 扎根传统文化沃土培育现代德育之花
- 在日本过端午节
- 端午节与《端午节》邮票
- 传统文化的养生观研究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论
- 《惊弓之鸟》说课设计
- 《三个儿子》其内在思想的?
-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之二
- 《花钟》教学实录
-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之三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特色试析
- 《七颗钻石》设计意图
- 《荷花》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说课设计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掌声》教学设计
- 《女娲补天》教学案例
-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之一
- 《最大的“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