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艰难的历程──《地下森林断想》解读

艰难的历程──《地下森林断想》解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艰难的历程──《地下森林断想》解读

《地下森林断想》是当代著名作家张抗抗的代表作,一般认为这篇散文“是一首对火山峡谷和地下森林的赞歌”(《中国当代散文鉴赏辞典》,中国集邮出版社1989年版),文章“描写了地下森林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这篇散文不仅是一曲地下森林的赞歌,更是张抗抗对一段刻骨铭心的成长经历的回味与感慨,文章以“地下森林”为载体,名为写“林”,实为写“已”。她以饱含深情的文字描写了火山的爆发,阳光的不公,峡谷的期待,种子的生长、成林、得到荣光,而这个过程,正是张抗抗的成长历程。

我们不妨走进作品,听听张抗抗的诉说,“突然一次巨大的火山爆发,瞬息改变了一切……霎时天昏地暗……好像到了世界的末日……”张抗抗自幼聪敏好学,年仅13岁就考入了杭州一中,此时,幼小的她心中充满了梦幻,在她的眼中,天湛蓝,水碧绿,前进的路途中铺满了鲜花。然而,一场始料不及的浩劫瞬息改变了一切──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1969年,年仅19岁的张抗抗和其他同伴一起,被下放到黑龙江一国营农场当农工,开始了漫长的知青生活。她稚嫩的双肩怎能扛得动如此巨大的打击?那一刻,天塌了,地陷了,一个个美好的梦倾刻间化作了泡影,“好像到了世界的末日。”

在黑龙江农场,张抗抗整整生活了八年。八年啊!一个有才华、有理想的青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整日过着与黄土为伴的艰难时光。这期间,不少人耐不住这份孤单寂寞,这份艰难苦涩,他们想方设法跳出了“苦海”,重返了家园。然而,这样的机遇却始终没有垂青到年轻有为、生性倔强的张抗抗身上,虽然这样,她仍然顽强地生活着,她期待着“阳光的公平”,可是,“在这里却不,不!”“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作样地点头,它从没有留意过这陷落的大坑,而早已将它遗忘了。”这不正是张抗抗啼血的呼唤吗?

可喜的是,面对艰难的人生,张抗抗没有沉沦,她勇敢地面对着这磨难。她“安于这荒僻的大山之间,总好像在期待着什么,希望着什么。它究竟在期待和希望着什么呢?”她期待和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拼搏来改写人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白天,她扛着锄头,带着镰刀,和人们一起劳动;晚上,她借一盏昏黄的油灯,用那双长满了茧子的手笔耕不辍。多少个漫漫长夜啊,就这样无声无息地逝去。她一次次满怀期望地把自己的作品投进信箱,却一次次收获着失望。她沮丧极了,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在这最难熬的时候,朋友们伸出了热情的手,给了她帮助,给了她鼓励:在田间劳作时,善良的老伯会多为她锄一犁地,使她不落在后面;在归家途中,贤淑的大嫂会挪去她担子里的一些物品,使她能有机会喘息;在最沮丧的日子里,朋友们用最朴实的语言安慰她、鼓励她,使她重新获得了奋斗的勇气。这样的帮助太多太多。“山顶的鱼鳞松时时顾盼着它,虽然相对无言,却是心心相通。”“你的歌是唱给曾在困难中真诚帮助过你的伙伴们听的吗?它们如今都到哪里去了呢……”这些饱含深情的文字,不正是对这段友谊的真实写照吗?

坚强的张抗抗很快走出了心理的阴影,毅然拿起了曾经荒废的笔。工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后,她终于获得了成功。1972年10月,上海《解放日报》发表了她的第一篇小说《灯》,三年后,她的反映边疆农场建设和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分界线》正式出版。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抗抗,这颗文坛上升起的“新星”,很快受到了文艺界的广泛关注。1977年,她结束了八年的知青生活,进入黑龙江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她终于用自己的努力,改写了人生,“得到了期待已久的荣光。”

综观全文,我们从字里行间,无处不能感受到作者流露的真情,她赋予火山、阳光、峡谷、种子以生命,她借助这些形象,抒写着自己的生活感受,在文中,“林”即是“我”,“我”即是“林”,两个形象,一个灵魂,而这一切,正是她自己生命的历程。启阵说,“本文虽是咏物的,但是它的意义却永不止于此。因为它在文化意义上是较广泛的,读者可以把这里所述写的‘物事’当‘人事’来读,来理解。所以,读这篇散文时,给人的审美感受是非常强烈的,你会惋惜,你会不平,你会激动,你会亢奋,你会敬佩,你会赞叹!写‘物事’宛如写‘人事’,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中国当代散文鉴赏辞典》,中国集邮出版社1989年版)。这评价,一语中的,道出了这篇散文的精髓所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忆夏季
我喜欢的一处风景
记一次升国旗
搞笑的她
春天
团结就是力量
老师走了
我们未来的能源
秀美的黄山
爱路护路
走进和谐的校园
我爱你滑冰
颂老师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秋游
酒店管理班组织委员工作总结
车间副主任工作总结
2011年新员工个人工作总结
基层工作学习体验月个人总结
客户相关感谢信6篇
2011年企业员工工作总结
交通局个人工作总结
基层活动月工作总结
2011年个人工作总结暨2012年工作展望
监狱长工作总结
博物馆讲解员工作总结
网络编辑工作总结
基层工作学习体验月工作总结
环保产业园区管委会工作总结
摄像与后期制作部个人工作总结
世界税制变迁观察及其对中国税制改革借鉴的意义
鼓励企业资本输出的税收对策借鉴研究
世界与地方:汉语思想语境中“政治”的本性
关于国内外乐观主义的测量概述
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和问题
运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纳税筹划探析
基于公共财政框架的若干税收问题探讨
真实的神话
真伪·是非·先后 柳宗元以来的《文子》研究综述
存在与艺术:自我的现代命运
内外超越的多元组合——继续“儒家与宗教”问题的思考
避税成因浅见
“艾罗斯特拉特”:跳出人类来审视人类的范本
打开窗子说进化──从哲学的角度看进化与创造
论思行观与知行观
《一次成功的实验》近义词反义词
向《掌声》道谢
启导自主读悟 “掌声”心中永恒──《掌声》教学设计意图说明
让情感充满课堂──特级教师簿俊生执教《掌声》赏析
《一次成功的实验》课文内容分析
听特级教师薄俊生《掌声》后有感
《掌声》教学反思
《掌声》教学实录
单字组词 连词成句 聚句为篇──《掌声》识字教学片断
《一次成功的实验》学法提示
《一次成功的实验》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教材解读很到位,课堂实施不到位──评瞿茂森老师的《掌声》
《一次成功的实验》句段理解
《掌声》教学反思
《一次成功的实验》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