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孟子〉两章》疑难解析

《〈孟子〉两章》疑难解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5

《〈孟子〉两章》疑难解析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后面部分?

中心论点得到论证后,文章进一步阐发,首先,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文章后面部分绝非多余的闲笔。

2、应该怎样看待孟子“人和”的主张?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作用。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3、你认为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对我们仍有什么可贵的启发意义?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4、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韩信受胯下之辱终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家的小狗
家乡的胡杨树
傍晚
虚惊一场
可爱的小白兔
下雪了
观灯
春雨
日记
我家的小狗
冬天
春雪
草莓
学骑自行车
桔子
美国贸易法“301条款“的法律审视国际法论文(1)
对正常价值确定方法的思考_国际法论文(1)
论版权管理电子信息的立法保护_国际法论文(1)
对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国际法论文(1)
“2001燃油公约”评述与建议_国际法论文(1)
TRIPS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总结和发展_国际法论文(1)
论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取向[2]国际法论文(1)
试论我国实施WTO协议的几个主要问题国际法论文(1)
美国强权与国际法国际法论文(1)
跨国有组织犯罪对社会的经济控制模式简析_国际法论文(1)
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更优权利条款”
WTO规则与我国反倾销法的完善国际法论文(1)
论在我国建立国际私法判例制度的构想国际法论文(1)
对TRIPS要求的民事程序及救济的研究国际法论文(1)
论信用证交易中严格相符的条件国际法论文(1)
《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一次成功的实验》课文相关
《一次成功的实验》课堂实录
《给予树》第一教时教学设计
《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7
《给予树》教学建议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3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8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5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4
《给予树》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6
《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给予树》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