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孟子〉两章》问题探究

《〈孟子〉两章》问题探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孟子〉两章》问题探究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⑴ 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⑵ 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2、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3、第2段与第1段有什么关系?

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磨练,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 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

4、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5、第4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6、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在论证上采用了正反论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学英语
美丽的世界
快乐暑假
校园拾贝
秋姑姑,谢谢你
秋天的校园
我爱勇敢的芭蕉树
美丽的秋天
教师节
马虎的小猪
秋姑姑的脚步
桂花飘香
天哭了我笑了
动物真让我感动
秋天到了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学工作总结
2009年教学反思总结
2009年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2009年中学化学教学总结
小班化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中专部2009年度教学工作总结
高一语文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初二年语文备课组教学工作总结
化学工程学院教学工作总结
幼儿园教科研教学工作小结
初一政治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师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初三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悲伤的藏獒
中国设施畜牧业的现状及发展重点
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畜牧分院
“家畜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藏獒》VS《远去的藏獒》
中药治疗家畜碱性胃肠卡他
藏獒渡魂
加快农牧业科技创新与进步全面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
湖南家畜家禽检疫费下调42%
西藏的精灵——藏獒
本科生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刍议
提高农牧民素质是发展我区现代农牧业的先决条件
养鸡场安装和使用湿帘十注意
藏獒养殖问答
中国水产业与畜牧业中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索溪峪的“野”》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索溪峪的“野”》篇章学习
“野”性十足的索溪水
自然的美 野性的美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草虫的村落》教学实录
《索溪峪的“野”》难句讲析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索溪峪的“野”》相关链接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索溪峪的“野”》课文导学
《索溪峪的“野”》词语积累
《索溪峪的“野”》重难点精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