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和谐社会以情为要──读《曹刿论战》
春秋时期的齐鲁长勺之战,是以弱小的鲁国获胜而告终的,记述了这场战役的《曹刿论战》,则总结出了治国的关键不是统治者的小恩小惠小心眼,而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结论。笔者以为,若以此作为考察当今和谐社会的最低指标,或许不无道理。
首先,治理国家需要集思广益,因为位高权重者未必贤良。当时的鲁国面对强敌,社稷可谓危如累卵,曹刿得知庄公即将迎战的决定后,便主动要求面君献策。他在回答乡人的“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疑问时,提出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观点。事实上,正是通过曹刿的启发,鲁庄公坚定了必胜的信心,放手让曹刿指挥作战,并且最终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倘若当时下情难以上达,朝野无法互动,结局又将如何?
其次,治国不能仅凭小恩惠和小诚信,需要在上位者有大的胸襟。曹刿曾问庄公凭借什么与齐国开战,鲁庄公则表白说,他对吃的和用的从来不敢独吞,一定要分给别人;对祭祀用的牺牲从来依礼为之,不敢超过规定的标准,而且做到了诚心诚意。曹刿则认为,将衣食分人只能惠及左右,不能遍及民众,百姓不会因此支持公室;对神明的诚心诚意因为无法覆盖国人,因而仍属“小信”,仅有这些,上天不会因此庇佑和赐福,换言之,只有对百姓诚心诚意,才是“大信”。
第三,“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鲁国与齐国开战的根本。只要做到这一点,鲁庄公即尽到了一国之君的本分。同样的一件事,《国语.鲁语上》记载的庄公的表述是,“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讲的便是在审理案件时,即使不能做到事事清楚,但一定要做到“以情断之”。对于此处之“情”,荀子将其解为“忠诚”,笔者则以为“诚心诚意”足矣──只要真正做到了诚心诚意,即使智力有所不逮,国君也会得到百姓的理解和宽容。
这是因为,中国古代世俗统治的合法性,一直建立在王权神授的基础上,作为对桀纣之君的制约,则是“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民本思想。五千年来鼎革频仍载舟亦覆舟,充分说明“历史已经证明”过的从来不曾“继续证明”下去,上天也从来不会为任何人提供永保江山的护身符。看起来,上天于冥冥之中,其实并不独私一家一姓,其为黎民百姓选择人君的标准,是要看它是否能以苍生福祉为念,是否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假如冤狱遍地成为世间常态,一定不会是和谐社会的应有景观;假如上下交相利而不知收敛,则必与乱世无异焉。而做到最起码的听狱“必以情”,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不为彼岸只为海
- 火树银花不夜天
- 父爱似水
- 我玩“坦克大战”
- 同桌
- 竹筒饭
- 跳蚤市场真热闹
- 老师,您真像我爸爸……
- 第一次升旗
- 最后一次习作
- 斗地主狂
- 我和书的故事
- 难忘的一刹那
- 老爸的“爱好”
- 我的体育老师
- 某工程脚手架计算书
-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深圳实习纪录
- 试论水利工程投资与水利产业发展研究
-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等问题分析处理
- 作为管理者如何把握猴子管理法则?
- 建筑施工之监理信息与监理档案管理
- 建筑防火分区常见问题成因及对策
- 国内建筑设计师的四大问题
- 房地产项目管理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 浅谈建筑施工测量的监理工作
- 上人屋面工程技术交底
- 城市信息化测绘体系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土建施工经验总结(学习)
- 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资料管理
- 浅谈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的问题和措施
- 《画杨桃》 教案讲义2
- 《画杨桃》 教师语录
- 《惊弓之鸟》 故事趣闻
- 《画杨桃》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画杨桃》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画杨桃》 教案讲义1
- 《画杨桃》 重难点分析
- 《画杨桃》 重点问题探究
- 《画杨桃》 整体阅读感知
- 《惊弓之鸟》 考点练兵2
-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 《惊弓之鸟》 考点练兵1
-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师语录
- 《画杨桃》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画杨桃》 知识点精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