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诵读入境,抓住关键词语,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词的画面美和意境美。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五彩梦,屈原的梦想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杜甫的梦想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李白的梦想是“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么,唱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毛泽东的人生五彩梦又是怎样的呢?从他的《沁园春·长沙》我们就可以读到。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吗?大家齐背一遍。它的意境雄奇阔远,气势磅礴。
《沁园春·长沙》的意境美在哪里?我们就来赏析感受一下吧。
二、教学内容
诵读,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感受画面美、意境美。
1、同学诵读全词,个人诵读(注意读准字音),初步理解词的内容,感受意境。
⑴ 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词,说说你对这首词的感受。这样的词该怎样读?
⑵ 学生自由诵读上阕。诗人以“看”字领起,看到了哪些景物?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回答。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好?这些字该怎样读?
(抓住关键字眼,从写景的角度、颜色、状态等方面考虑)
万山红 层林尽
湘江秋景图 生机勃勃 漫江碧 百舸争 万类霜天 竞自由
鹰击 鱼翔
⑶ 面对这幅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秋景图,诗人激情飞扬,他想到了什么?
学生诵读:“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⑷ 诵读上阕,读时对这些关键字眼,要注意重读和停顿,读出景物的欣欣向荣、生机勃勃来,读出诗人博大的胸怀,豪迈的志向来。
⑸ 谁主沉浮?上阕回答了没有?下阕回答了这个问题没有?
学生自由、反复地诵读下阕。
⑹ 谁主沉浮?
同学少年,即少年同学。
⑺ 为什么同学少年能够主宰沉浮?下阕有没有直接回答?
展开联想和想象,试具体描述一下在20世纪初那样的峥嵘岁月里,他们做了哪些事?这是怎样的一群人?
可以想象他们穿着什么样的衣服,读着那些书,说些什么话,写着什么内容的文章,神情是怎样的。就像看《方志敏》这样的话剧一样,想象他们在时代的舞台上是怎样表演的。
板书:
论国事
写文章 亲密团结,朝气蓬勃,才华横溢。
峥嵘岁月图
反权贵 奋发有为,激情奔放,意气风发,敢说敢做。
游湘江 以天下为己任,关怀家国命运,关注天下苍生。
⑻ 读出下阕的节奏,读出不平凡的,朝气蓬勃,才华横溢的同学少年的情感和精神。
2、情读全诗(读出作者的情感──注意个人情感的融入)
三、作业
1、读下面一首词,想象这是怎样一幅画面?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读下面一首诗,试想象这是怎样的情景?
长干曲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象转学读后感
- 在阅读中成长
- 童年
- 这是谁的照片
- 樵夫和蛇
- 家乡的板鸭
- 原来这是一场梦
- 夏天
- 我有许多的纸
- 马小虎先生养马
- 看日食
- 爬 山
- 一个村庄的故事
- 喜羊羊与灰太狼——优点强化机
- 我有步步高点读学习机了
- 浅谈企业文化的作用及如何塑造企业文化
- 关于我国防灾教育的思考
- 浅论企业文化及其塑造
- 浅析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培养
- 青少年主体性人格的流行文化元素探因
- 文艺道德建设与和谐文化构建
- 开启心灵之门——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 浅议校园网环境下组织学与胚胎学网络课程的建设
- 略恰中学年轻核长的治教策略
- 谈从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关系看大学生学习改革
- 浅谈我国成人教育法制化建设的对策
- 网络对组织沟通行为的影响
- 关于我国教师应对突发灾害培训的思考
- 浅论教师的基本人格类型
- 试论教师的基本人格类型
- 《爬山虎的脚》教学思考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情景回放与反思
- 《幸福是什么》教学思考(推门课)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送教课)与反思
- 《蟋蟀的住宅》教学随笔
- 《去年的树》教学思考
- 《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思考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 《观潮》教学设计(送教课)
- 《爬山虎的脚》第四自然段教学案例评析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的几点想法
- 《幸福是什么》教学思考
- 《巨人的花园》教学诊断
- 《观潮》教学设计(送教课) 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