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0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今天我们来欣赏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

欣赏诗歌,主要是欣赏他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欣赏诗词的主要途径是品味诵读,所以今天我们就用诵读的方法来品味这首词。

中国是诗的国度,许多诗词气势磅礴,西楚霸王项羽留下了一首《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何等的孔武有力,汉高祖刘邦写有《大风歌》:“大风气兮云飞扬”,何等的浑厚苍茫,豪杰之风,一脉相传,宋代苏轼又开创了豪放词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等的波澜壮阔。英雄之气,千年流转,现代中国文坛上又出现了一位超越古人,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毛泽东。他用古典诗词的形式反映现代精神,作品气势更加磅礴豪迈,意境更加深远开阔。

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词《沁园春·长沙》,领略他词中雄视千古的气势,感受他改天换地的雄心,看他是如何超越古人的。

老师先朗读这首词,同学们注意朗读的节奏和字音。

老师领读,学生跟读,进一步掌握诵读的节奏,订正字音。

同学们朗读,尽可能把握好节奏。

同学们朗读的比较有气势,有感情,但是同毛泽东词中的气势相比不是十分到位。看来我们很有必要对词的意境内容稍加分析,以加强理解,是我们读得更好。

首先,我们学习上阙,学生单个读上阙。

词的开头,“独……”这三句交待了哪些内容?毛当时的情态是立,时间是深秋,地点是橘子洲头,而“湘江北去”则点明了毛所处的环境。

深秋季节,毛独立在橘子洲头,身旁是大江奔流,抬眼望去,毛看到了那些景色呢?请女生来朗读看的内容,要读的抑扬顿挫,男生勾画出看到的景物。

在这里毛泽东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图。他具体描绘了那些景物呢?山林,江舸,鹰,鱼。

作者用语极其简练,我们来找一下作者在描绘景物是都用了那些词语来修饰呢?表示数目的“万”、“百”,表示范围的“遍、层、漫”,表示程度的尽、透。这些词语形象的表现了数目何其庞大,范围何其广阔,深度何其深邃,这些词语用得确实好,但使用的最好的是那几个动词,生动传神的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这几个动词是染、政、击、翔。请同学们思考好在何处?

染:拟人化,大自然用神来之笔,晕染的山林一片绯红。

争:争先恐后,生机盎然。

击:有速度,有力度,搏击长空,自由翱翔。

翔:鱼儿戏水,自由轻快。

这些景物用词中的一句话概括就是“万类霜天竞自由”。景物由眼前之景化为时间万物,有实入虚,意境更加开阔。

学生齐读这一小节,把握重点词语。

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随着我的叙述把书中的文字化为眼前的景象。

诗人站在橘子洲头,眼前是重重叠叠的山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绚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更加灿烂。而脚下的湘江是那样的碧绿清澈,像流动的翡翠,像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万里无云的长天之上,雄鹰振翮高飞,矫健有力。清澈见底的江水之中鱼儿摆尾游动,轻快自在。这是一幅多么绚烂充满生机的山水秋色图,一扫千年来悲秋的苍凉之气。

我们来设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个旅行者,面对此景你有何感慨?假如你是一位农民,面对此景,你又会想到些什么?或者你就是你自己,看到这样秀美的景色,你会产生怎样的思绪呢?

请同学来回答。

大家是这样想的,而毛泽东却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怅的意思是深思而感慨。怅寥廓的意思面对如此广阔的宇宙,思绪万千,毛泽东不由得发问道:“这苍苍茫茫的大地,由谁来主宰它呢?”同学们请思考一下,为什么毛泽东提出的是这样一个问题,而不象同学们刚才所说的那些。谁有想法请站起来回答一下。

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对民族命运的关切一直萦绕在心,念念不忘。毛泽东有着包藏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志,所以无论他做什么,看到什么,心中所想都只有这一点。面对如此生机勃勃的秋景,他必然要问出这样的问题。

了解了这一阕的内容之后,我们再来读它。感受毛泽东的广阔胸襟和凌云壮志。同学们来跟我读。注意把握诗歌的感情韵律。

下面大家再齐读一遍。

上阕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我们来诵读下阕,寻找一下答案。

从表面上看,他并没有直接回答问题,我们来做一个简要的分析。作者曾在长沙师范学习,多次与同学畅游橘子洲,现在故地重游,自然而然回忆起往昔。“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意思是“不寻常的日子很多”这是对下文的概括。下面请男同学读“恰”字统领的几句。要读的慷慨激昂。女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一下文意。

下面请同学来疏通一下文意,看这是怎样的一群年轻人呢?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奔放,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字,把当时的官僚军阀看的同粪土一样。)

这几句是对这些年青人内在精神的概括,而后三句则是对他们外在形象的描绘。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水激流中游泳,击起的浪花阻遏了飞速前进的船只。

请同学来想一下,能够主宰大地沉浮的人,应当有哪些条件呢?(2、3个)

这些包括毛泽东在内的青年人就恰好具备了同学们所说的这些条件。他们年轻有力,才华横溢,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有着沛然不可遏制的奋斗意志。所以这样的人不主沉浮谁主沉浮,天不降大任于斯人,降与何人?这些年青人气概如此豪迈,胸怀如此远大,我们一定要读出这种气概,这种胸怀。我们一起诵读。同学们再齐读一遍,深入体会一下词中的气概。

上课伊始,我们提到了刘、项二人。项羽无论他的诗多么孔武有力,他考虑的是他自己和身边的人。刘邦无论他的豪气多么飞扬,考虑的都是他的家天下。而毛泽东却是“四面云山归眼底,万里忧乐到心头。”他考虑的是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前途,所以他站的更高,看的更远,志向更远大,意境更壮阔,气势更恢弘,作品具有一种崇高之美。

我们齐读课文,感受一下这种崇高之美。

读诗要读出它的韵律美,也就是要读的抑扬顿挫.请学生发表看法,并示范。

“看”、“恰”,后要停顿,鹰──高昂,鱼──低沉,万类──高昂而舒缓,问──低沉,恰──轻快坚定,曾记否──舒缓而高亢。

学生跟老师试读,学生齐读。

尝试背诵,学生单人背诵,学生齐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家乡的五台山
美丽的春天
春天来了
小河,我想对你说
五彩缤纷的春天
美丽的江滨公园
美丽的日出
春天来了
家乡的雾
美丽的护城河
爱护我们的家园
游春天
春天来了
身边的春天
家乡的美景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
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地理教学总结
2008学年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2008年高一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上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初二地理教学总结
高一历史阶段教学小结
小学音乐教学课改总结
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动物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动物学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管理研究
可爱的动物——猫
浅议动物学野外实习中标本采集应注意的问题
从个人养殖实践谈改善肉鸡养殖效果的几项措施
西藏林芝地区市售家禽禽流感免疫状况调查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
大型优质肉用山羊新品种——马头山羊等
实验动物学教学中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探索
中国首个山羊研发中心在江苏海门落成
乌龟养殖法
波尔山羊\努比山羊\马头山羊三元杂交试验报告
鱼鹅立体化养殖的好处及养殖模式
蛋鸡“153”标准化养殖模式与开放式养殖模式效益对比分析
家禽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浅析
《唯一的听众》课后反思
《唯一的听众》课后反思
提出问题 讨论交流──《唯一的听众》教学案例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听《唯一的听众》有感
教育的力量──《唯一的听众》教学有感
《唯一的听众》教学有感
《唯一的听众》教学实录与评析
《唯一的听众》教后记
“唯一”的崇敬──《唯一的听众》教学有感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评“同研一堂课”《唯一的听众》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让真实在课堂中闪光──《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