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雨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
⑵ 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⑶ 感知诗歌的意象及特征,由此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过程与方法:
⑴ 本诗教学按“初步感知──互动交流──合作探究──扩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⑵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解疑及自我感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理解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树立起对作家的尊重、对作品的喜爱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意象的象征意义。
2、鉴赏与领悟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让我们撑一把油纸伞,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聆听潇潇春雨,感受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的寂寞惆怅。
(老师投影雨巷图片以及作者介绍)
二、整体感知
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戴望舒,他的《雨巷》到底有何出众之处呢?让我们闭起眼睛,在朗诵中体会诗歌的情绪。
(老师放录音)
问:录音听完了,我们能从其中感觉到怎样的情绪?
(要求学生在文中勾画出来,并引导学生答出: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等词语)
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
(引导学生体会到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让人感伤、感悟的东西有时更具美的力量。大千世界,美是无限丰富的。)
(学生本着感情基调朗诵,要求低沉幽怨)
三、互动交流
问:这种低沉、哀怨和无奈的体验是从哪里来的?
(引导学生发分析诗歌意象:意象:油纸伞、雨巷、我、丁香、姑娘、太息般的眼光、颓圮的篱墙……)
在诗中,这些形象形式上各自独立,但却使我们觉得形象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共同具有某些东西。在这朦胧的意象中,你能感受到作者究竟想要说什么?
(学生讨论从意象得出的感受)
投影主要意象所引发的感受:
第一个是油纸伞:
因为油纸伞本身就给人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感觉。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
特点:悠长、寂寥。
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和寂寞,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第三个是丁香:
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在谁是主?思悠悠闲!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李商隐有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
(学生朗读,要求读出不同意象的不同感情)
总之,丁香给人美丽、高洁、愁怨、容易消逝的感觉。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
所以,以丁香般的姑娘也是愁怨、忧愁、彷徨、凄婉迷茫的。容易消失离去的。
第四个是篱墙:
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衰败的感觉。
第五个是“我”:
“我”是冷漠、凄清、惆怅的。给人迷茫伤感的感觉。
四、合作探究
同学都很好的把握住的文章的情感基调──愁怨。但是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低调的情感呢?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感情的呢?
(引导学生自由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爱情诗、革命诗、哲理诗)
(其间补充背景材料)
(老师投影作者及时代背景)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
五、拓展升华
这样美丽的意境,这些传统而又现代的意象,怎么能不钩起读者的共鸣。我想在座的同学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感情深有感触。那么拿起我们自己的笔,假设我们是诗歌中的主人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写一段你想象中那个雨巷邂逅的场面。用自己的笔描绘出雨巷那种独特的意境。
(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动手,得到更深刻的审美体验)
(教师选择符合原诗情境的佳作朗读)
六、结束语
“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诗人虽然远离我们而去,但诗的语言正如星星的光辉,永远闪耀在天际。每当细雨迷蒙的时候,每当你彷徨迷茫的时候,请你一定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请你一定记得在那发黄的诗中,有一位美丽而忧伤的姑娘。
(投影,放音乐)
(学生在《雨巷》的图片中朗读全诗)
【板书】
雨 巷
戴望舒
意象 感受
雨巷 幽深、寂静、
油纸伞 复古、怀旧、神秘、迷蒙
篱墙 哀怨、凄凉、衰败 象征意义
丁香般的姑娘 美丽、高洁、愁怨
我 彷徨、迷惘、寂寞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家乡的土地
- 精神救助
- 脚踏大地
- 脚踏大地
- 土地
- 在法庭上
- 阿Q新传
- 月牙桥
- 土地老爷审案
- 阿Q新传
- 责任
- 我与土地
- 土地和大海
- 阿Q新传
- 美丽的黑土地
- 某电厂加装取水计量装置及率定试验研究
- 软土基坑坑内加固对重力式挡墙的影响研究
- 浅谈黄河河道工程维修养护及施工
- 广州市人和拦河坝重建工程电站布置
- 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设计探讨
- 基于ADINA的水闸与地基相互作用分析
- 滨海核电厂用水合理性分析
- 弧型闸门安装技术的探讨
-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
- 引水工程500平原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 浅谈小型水库的主要几种除险加固技术
- 水库地震监测管理办法
-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存在问题清理排查报告
- XX水库除险加固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方案
- 水布垭水利枢纽岸边溢洪道设计
- 《为人民服务》随堂演习提高篇
- 《为人民服务》教学难点
- 《和田的维吾尔》 范文习作
- 《为人民服务》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和田的维吾尔》教案讲义 第二讲义
- 《为人民服务》训练素材
- 《和田的维吾尔》 写作指导
- 《一夜的工作》重点字词梳理
- 《为人民服务》教学重点
- 《和田的维吾尔》 训练素材
- 《为人民服务》随堂演习巩固篇
- 《为人民服务》教案讲义1
- 《和田的维吾尔》 考点练兵积累篇
- 《为人民服务》教学目标
- 《为人民服务》教案讲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