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9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积累·整合:

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⑵ 感受·鉴赏:

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⑶ 思考·领悟: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思考领悟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⑷ 发现·探究: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引导学生对荆轲刺秦王的行为作进一步的探究,从而正确评价轲刺秦王的行为。

2、过程与方法: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这样的课文对于学生来说可读性很强,且很感兴趣,只要结合文中的注释便可顺利阅读全文。如果按照传统的文言授课方式来处理课文,势必会让学生容易疲累,以至失去阅读兴趣,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本课教学笔者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鼓励个性化解读,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⑴ 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利用早读时间听课文录音,感知课文并熟读课文、

⑵ 荆轲刺秦王一幕文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高潮之处,所以这一部分安排了一个片段剧的表演,让同学把这一部分改为课本剧,由他们自编自演,教师可作适当的指导、

⑶ 要求同学在编剧排演的过程中要认真,最后通过竞选方式择优录选好的剧本好的演员、

⑷ 片段剧的表演,实际上就是对文章的剪裁,将记叙描写精彩部分,也是重点部分抽出来,形成点面结合拓展开来,分析探究,并在此间穿插文言字词句的练习讲解。

⑸ 在提示上展开评述或辩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学习荆轲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

⑵ 通过表演、评述或辩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学习习惯。

【重点及难点】

分析荆轲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的行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这是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诗,请大家猜猜看看,诗中的燕国壮士指的是谁?(荆轲)那么荆轲是何许人呢?他为燕国做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幻灯片)

二、提问

课文选自哪里?(战国策)

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幻灯片,请一位同学读)

三、重点段落感知

1、我想大家都急于想了解荆轲此人,是吧?那么,在了解此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片段剧组同学为我们上演文中精彩而又悲壮的一幕。有请片段剧组同学。

课本剧表演:荆轲刺秦王一幕(三至五分钟)

2、感谢片段剧组同学给我们带来的的精彩表演。我想下面的观众们肯定还意犹未尽,此时的演员们也想听听你们的心声。请问:你觉得此剧中的角色演得怎样?为什么?(在座同学稍微点评)

谢谢观众们真挚的发言。(老师对演员做简单的点评)然后问扮演荆轲这个角色:你为什么要刺秦王?明确: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恐惧要求荆轲解决此况。(这问题点出了当时的形势)

3、荆轲是在这种形势下刺杀秦王的。好,刚才同学们所演的是文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高潮部分。现在让我们随第二组同学的读书声再去感受这一场面,有请第二组同学,请读课文15、16自然段。感谢第二组,你们读得很好,读出了这一紧张的场面。在这部分需要我们掌握以下实词和句式:(幻灯片)

(以下词句通过做练习方式学生自主完成)

实词:

1、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2、群臣怪之

怪:以……为怪,意动用法。

3、诸郎中执兵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4、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提:(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5、断其左股

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

句式:

1、定语后置句: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中心词(群臣)+定语(侍殿上)+者,“者” 字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2、省略句: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惊心动魄。课文中还有其他较精彩的描写,请同学们快速的把它找出来,应该是哪一段?明确:第九自然段──易水诀别,我们现在一起随着音乐朗诵这一自然段。提问:这段中的“前”字是什么意思,“和”怎么读,请从文中找出定语后置句。

明确:前,上前,名词作状语。(幻灯片)

定语后置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幻灯片)

请问:这段描写烘托了怎样的氛围,其中的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烘托了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音乐的描写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也是渲染悲壮的气氛。

四、课文研究探讨(分组讨论)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于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觉得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以上的内容并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幻灯片投影荆轲这个人物)

提示: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不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2、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幻灯片投影刺杀场面)

小结: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的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六国论》(苏洵)有一句话: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也就是说由于荆轲的行刺加速了燕国的灭亡。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企图凭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但千百年来,荆轲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仰与肯定的。

五、作业

背诵“易水诀别”一段。

【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的结合”“重视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笔者认为,这些新的理念已很好的融入此案例中。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首先,课本剧的编写、表演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要改写好课本剧,就必须充分研读课文内容,理解把握文中人物形象。为此,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去研读教材,这就达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目的。此外,编排课本剧和分组评述或辩论都体现了合作精神、另外,为能参选胜利小组成员必须一起研读教材,方能写好剧本,做好评述,如没有“合作”精神是难以成功完成的。此外,学生们不仅用心研究教材,而且通过上网,上图书馆等渠道搜集资料,这种探究精神难得可贵,且让他们有不少收获。

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教学不仅教学重点落到实处,学生收获了知识,而且在落实这些知识的同时,学生的诸多能力得到锻炼,如文言文字词句的自主完成,剧本的编排,演员的出色表演,还有同学的精彩评述,唇枪舌战的辩论。笔者认为,学生们对这一堂课的内容能很好的掌握,充分的吸收,乐于接受这样的课堂教学,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激发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此外,本课教学虽只用了一课时,然而学生在课前作了大量研读、探究工作,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主动探求知识的习惯和浓厚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带给他们了快乐,增长了见识,并且富有成就感。

三、预设与生成

以往的课堂,总是老师预设好课堂教学流程,预设好问题,甚至预设好问题的答案。本课教学既有预设的内容和流程,同时也注意课堂的生成。如学生会提出质疑:如果荆轲把秦始王刺死呢,那将会怎样,中国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这是笔者在预设内容里没有的,然而,一发现问题,老师便即时对问题进行整理,把问题摆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本课教学,亮点不少,但也存有不足之处,活动的安排没能做到人人参与其中,少数同学能力得不到锻炼,如何能让人人都“动”起来,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改善其不良情况,这是笔者正在索的问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两个锄头》有感
远亲不如近邻
书,伴我成长
读《阿凡提的故事》有感
读《两个锄头》有感
《找准人生的北斗星》读后感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读《荞麦》有感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生命需要意志
读《木偶奇遇记》有感
读《两个锄头》有感
保护野生动物,与它们做朋友
读《灰姑娘逃婚》有感
读《阿笨猫全传》有感
先进性教育学习测试题
*法院在维护金融债权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保持党的先进性   加快“六化
在×矿诚信建设教育现场推进会上的发言材料
争创"三有一好",争当"时代先
学校班级工作大会交流稿
在全国法院审判监督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在2004级高一年段学生家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公司青年文明号发言稿
在集团公司现场推进会上的发言
提高认识,努力探索非本市户籍人员普法的新路子
全面建设富美和谐的“六化”型现代化矿井
**局长在全市税收业务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欢迎师大实习生会上的讲话
征稽所纠风目标
浅论幼儿活动中教师领导力提升初探
关于提高幼师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思考
新加坡对华投资的现状与特点评析(1)
农民收入低、提高慢问题的探索
在活动反思中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出口退税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培养年轻幼儿教师处理语言教材能力的策略
正义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
关于日本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若干研究
东北亚区域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及其对策研究
构建科学发展观价值论
浅谈人本理念下的幼儿园教师管理
合理国债规模别议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税收优惠政策
论稳健的财政政策与提升财税立法
《短文两篇》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短文两篇》同步达纲练习
《短文两篇》基础知识训练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行道树》续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行道树》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课时训练
《行道树》教学设计
《行道树》教学设计
《行道树》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