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学会用“眼睛采访”,多写实录性新闻

学会用“眼睛采访”,多写实录性新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学会用“眼睛采访”,多写实录性新闻

新闻报道除了要真实、准确,具有时效性外,还必须具有强烈的可读性。学会用“眼睛采访”,多写实录性新闻,就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现在在新闻写作上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有的新闻事实少,空话多;有的搞新名词“轰炸”,词语随意搭配;有的结构任意跳跃,华而不实;有的大话、套话连篇,读来味同嚼蜡。多写实录性新闻,是医治以上弊病的良方。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一稿,就是一篇实录性新闻佳作。具体说来,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清晰的可视性:

实录性新闻突出表现在“目击”和“视觉”中,它必须写出特定的现场氛围。这就要求记者(通讯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在采访现场要善于捕捉精彩的镜头、典型的场面,并给予形象的再现,如文中写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等,这些简洁的笔法,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有清晰的可视性,自然流于记者笔端的这些文字,似乎有着色彩浓烈的油画效果,让读者读后犹如醇厚的美酒,回味无穷,并加深了对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意义的理解。

其次是具有生动的可听性:

实录性新闻要再现特定的场景,特定的形象,离不开生动形象的语言,离不开各种音响。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形象感强的环境音响,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可听性。如文中写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等等。这些描述,仿佛清风徐来,给人以流畅自然的感觉,好像亲临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听到降旗声、下雨声,讲话声和升旗的乐曲声……从而受到强烈的感染。

第三是清新而又富于动感:

全文没有令人生厌的套话或可有可无的废话,那些实在、具体的新闻事实,都是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作者并没有直接出面说什么,而是运用捕捉到的镜头,通过具体的人和事来表达香港回归的划时代意义。作者巧妙地在文中穿插新闻背景材料,并运用对比手法,在看似静态的叙述中注入动态的信息。如文中写出的:“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读后给人以强烈的沧桑巨变的自豪感,十分耐人寻味。

第四是具有鲜明的色彩感:

如文中实录的:“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广场上灯光渐暗”“绿树丛中”“白色建筑”“南海的夜幕”“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五星红旗”等等,这些多彩交错的画面,给读者以色彩明快的深刻印象。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实录性新闻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希望这束带有露珠的花朵,在报纸新闻与广播电视新闻百花苑中,越来越争芳竞艳。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童年趣事
寄往天堂的一封信
今天我值日
我心中的祖国
老师不在的时候
家乡的变化
奥运福娃火娃——欢欢
考试
当我受到表扬的时候
假如我是风筝
爱祖国.爱家乡
伟大的祖国
令我难忘的一件事
我和我的祖国
我经历的一件事
关于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素质结构模型初探
浅析现代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
浅析五年制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基础英语教学初探
关于《导游业务》课程改革与导游服务技能系统研究
试论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的困境及改变对策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专业发展研究
试析积极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中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我国职业教育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及应对策略
浅议外语教师队伍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结构调整
试析中等职业学校物流项目教学中竞赛方式的综合运用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浅析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对我院美术教育和教育实习现状的思考
《赤壁赋》的美人意象
文具“四美”绝唱千古
《赤壁赋》谁是开导者
读苏东坡《赤壁赋》
解读苏轼《前赤壁赋》
我读苏东坡《赤壁赋》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苏轼的文论和散文
《赤壁赋》“窈窕之章”探解
《赤壁赋》的悲音从何而来
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浅谈苏轼的《前赤壁赋》
苏东坡──中国历史上“最不可救药的文人”
才子苏轼
行走在精神的高地──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赤壁赋》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