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大鹏展翅高飞──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钱学森

大鹏展翅高飞──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钱学森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8

大鹏展翅高飞──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钱学森

在浩瀚的太空,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又出现了一颗“钱学森星”。钱学森,这位开辟中国航天之路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名载星空,闪耀着熠熠光辉。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3岁时随父母迁居北京,在北京师大附小和附中完成初级学业。他不仅爱好学习,爱动脑筋,而且爱做各种游戏,特别喜欢假日到大自然去远足郊游。有一次父亲带他到香山游玩,钱学森躺在草地上,看见一只苍鹰在白云之中矫健地飞翔,不禁对父亲说:“我想变成一只大鸟,到蓝天上翱翔。”于是父亲给他讲了大鹏击水奋飞万里,麻雀安于蓬蒿生活的寓言。钱学森听得入神,觉得大鹏有远大抱负,勇往直前;而麻雀则鼠目寸光,不思进取。他对父亲说:“我决不当小麻雀,我要当大鹏,到太空去遨游。”

1955年钱学森乘船回国

1935年,钱学森以优异成绩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并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学习飞机设计,踏上科学救国的道路。

钱学森在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第二年即取得航空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后慕名到加州理工学院深造,师从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冯·卡门教授,获博士学位后留在冯·卡门航空大师领导的古根海姆实验室工作。在这里,钱学森站在数学和力学的最前沿,如饥似渴地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博览有关空气动力学的文献,刻苦攻读航空工程课程。冯·卡门发现这位中国学生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天赋的数学才智,能成功地把它们与准确洞察自然现象中物理图像的非凡能力结合在一起,赞赏他是“一个才华横溢和勤奋博学的中国人,能帮我提炼自己的某些思想,使一些很艰深的命题变得豁然开朗”。这一时期钱学森和老师合作,创造了“跨声速流动相似率”、“高超声速流概念”和“冯·卡门──钱学森公式”等。这些理论一直为世界航空界所推崇和应用,促进了喷气推进技术和空气动力学的发展。

在冯·卡门教授的影响下,钱学森参加了他的同学马林纳发起组织的火箭研究小组。1943年合作完成《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几种火箭研究的设想,同时参加了美军“下士”导弹的设计工作,在军方的喷气技术训练班讲授火箭推进技术课程,为美国早期发展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1945年,钱学森被美国空军聘为科学咨询团成员,随冯·卡门教授赴欧洲考察,参加接收纳粹德国秘密研制导弹的技术人员和设备产品。这时,钱学森已成为一位卓有建树的火箭专家,美国空军赞扬他作出了“无法估量的巨大贡献”。美国专栏作家密尔顿·维奥斯特认为,钱学森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是“制定使美国空军从螺旋桨式向喷气式飞机过渡,并最后向遨游太空无人航天器过渡的长远规划的关键人物”。1947年,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年轻的终身教授,在航空系大楼作了题为《飞向太空》的演说,用简洁科学的语言描述了利用火箭技术探索太空的远景。

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声传到大洋彼岸,钱学森毅然决定回国,要为新生的共和国服务。为了争取早日回国,他要求退出美国空军科学咨询团,辞去了美国海军炮火研究所顾问职务,整理移交了在古根海姆实验室的实验报告和档案资料。然而美国麦卡锡主义无中生有地污蔑钱学森是非法入境,对他进行迫害,不但取消了钱学森参加机密研究的资格,吊销了他的“国家安全许可证”,还监视他的行动。1950年夏,钱学森公开宣布了回国行程,他去向美国海军次长丹尼尔·金波尔辞行,金波尔一直赞赏钱学森的才华,不禁失口说:“你不能离开美国,你太有价值了!”钱学森表示自己回国的主意已定,不容商量。金波尔无可奈何,气急败坏地对美国司法部说:“绝不能放走钱学森,他知道的太多了。我宁可把这个人枪毙了,也不愿放他回到中国。无论到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美国移民局立即对钱学森进行跟踪监视,美国联邦调查局以所谓的“间谍罪”将他非法逮捕监禁起来。在身陷囹圄的5年时间里,钱学森有意让美国当局知道他已改变研究方向,1954年写出了《工程控制论》,在一个新的工程技术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经过中国政府的营救和艰苦的斗争,1955年9月钱学森终于冲破藩篱,全家启程回国。当钱学森向恩师冯·卡门拜别时,这位当代航空大师深情地对他的得意门生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

领奖时刻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偕妻携子女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热情欢迎他归来参加祖国的建设事业。当钱学森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访问,陈赓大将特意询问他中国能不能搞导弹时,他回答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钱学森这一句话使他与发展中国航天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6年,钱学森提出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主持编制了《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中的《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方案。随后他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开始组织科研队伍,开展火箭技术的研究工作。1958年,在争取到有限的援助之后,钱学森协助聂荣臻元帅主持和部署了第一枚近程导弹的仿制工作。他深入研究室、试验站、发射场解决导弹技术工程中的难题;开办训练班讲授火箭概论;倡导“神仙”会讨论航天课题,集思广益,协同攻关。1960年11月5日,钱学森指挥第一枚“1059”近程导弹发射成功,成为中国新兴火箭事业的转折点。

此后,钱学森领导中国的火箭事业开始走上了独立研制的道路。1962年3月21日,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发射时由于姿态失稳和发动机起火而失败。钱学森认为经过挫折会使人变得聪明起来,勉励科技人员振作精神,分析并找出失败的原因。他提醒设计师注意发动机的高频振荡和系统的协调,提出了解决导弹总体设计和地面试验的关键问题。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和工人的努力,1964年6月29日第一枚“东风”2号中近程导弹发射试验获得成功。在钱学森的组织协调下,经过对这种导弹的改进,1966年10月27日用导弹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发射试验传出捷报。不过,当时中国的“两弹”研制尚处于秘密状态,人们并不知道钱学森主持创造了这些奇迹。

当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问世后,毛泽东主席于1958年5月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地球卫星”的号召,引起了钱学森的强烈共鸣。他早在回国前就对星际航行理论及其可行性进行过研究,1961年在中国科学院倡导主持星际航行座谈会,1962年又出版了《星际航行概论》一书,提出了用火箭作动力的航天飞机进行宇宙航行的设想。1965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弹道导弹已经取得突破性成果,钱学森正式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定人造卫星研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1968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钱学森被任命为院长,担任研制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指挥工作,制定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方案和要求,带领科研人员攻克卫星及其运载火箭的技术难关。

在钱学森的领导下,1970年初中远程导弹研制发射成功,表明中国已经掌握了两级火箭及分离技术。在此基础上加上一个第三级固体火箭,研制成了“长征”1号运载火箭。钱学森还具体处理了火箭晃动幅值异常和火箭地面试车受到干扰的问题。钱学森像组织“两弹结合”试验一样,按照周恩来总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要求,在研制“东方红”1号卫星的过程中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地排除故障,在发射之前对运载火箭和卫星都了如指掌,胸有成竹,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时对技术问题很有把握,敢于负责。1970年4月24日,钱学森在发射指挥大厅,镇定自若地指挥第一颗卫星的发射获得成功。“东方红”1号卫星在太空轨道上播出了《东方红》乐曲声,宣告开创中国航天的新纪元。钱学森的“大鹏到太空遨游”的愿望实现了。

钱学森回国15年,和广大科技人员和工人一起,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打开了中国通向太空的大门。他所做的开创性工作,也为后来的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展,各类人造卫星升空飞翔,以及“神舟”号试验飞船上天遨游,开辟了胜利的航程。

2001年江泽民同志到钱学森住处拜访。

这位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人民科学家,于2001年12月11日度过了他的90寿辰。他仍在为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尽心操劳,表示要活到老,学习到老,前进到老,把一生献给人民,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振兴和腾飞再立新功。

这颗在太空闪耀的星辰,永远映照着中国航天的辉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她变了
我的妹妹
我敬佩的一个人
外婆
我的精灵小表弟
“鬼怪”老师
吃相大搜索
新学期的新老师
爱美的母亲
感恩的心
本人看过的,和粉红女孩的一样.
妈妈的手
“才子”表哥
我的妹妹
这丫头,哎!
居民出行次数和出行距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汽车租赁行业网络的规模经济性分析
计算机信息网络攻击和入侵的特点
东北林区可持续发展中的营林工作机制之浅析
定向井、水平井钻柱力学分析与应用探讨
工务职工培训现状浅析
企业建校模式下企业资源有效利用研究
安全文化与实践探讨
浅析我国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的发展
浅谈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堵塞问题
加强企业信访工作探讨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进一步促进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的思考
高校女生就业瓶颈及对策研究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思考
《观书有感》教案之一
苏教版《詹天佑》教学设计之一
《冬夜读书示子聿》课堂设计之四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课文内容
《观书有感》教案之三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之三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实录之一
《冬夜读书示子聿》课堂设计之三
《安塞腰鼓》教学实录之一
《姥姥的剪纸》课文内容
《观书有感》教案之二
《安塞腰鼓》教案之三
《牛郎织女》课文内容
《钱学森》课堂实录之一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