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陆蠡的散文

陆蠡的散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1

陆蠡的散文

和朋友们坐在一起,即使坐在显目的地方,陆蠡也不会怎么样引起旁人的注意,然而他永远不会自动地坐到一个众目睽睽的地方。他不大开口。如若开口,可能有一半字句在一种木讷的习惯之下失去了应有的尺寸。这对于陆蠡不是损失。我们日常说话,大都是寒暄应酬占去最多的时间,真正的核心在一百句里面也许只是一句,有时候也许只是一个字。陆蠡是一个诚悫的人,他有一句便只说一句,此外就让情感静静地等待一个机会和你在默契之中交流。他拿真正的友谊给你,只要你有坦白的沉默还他。口齿不给情感方便,有时候情感便会爆炸,仿佛戏剧没有过程,一跳到了高峰,不假辞藻,跟着就是动作。他的率直能够给人不留余地①。应当或者不应当,黑即黑,白即白,二者之间并无灰色存在,也就是这种向上的道德的人性,当我今天读着他的散文,虽说从前出世的时候没有引起应得的尊敬,提高它们的价值,同时也正由于里面的感情厚实,蕴藉有力,文字格外凝重不浮。

但是,初次和他相遇,你会把他当做一家商店伙计,他不仅貌不出众,身体瘦小,而且右眼失明,虽说睁在那里,因为没有光,定定的,全部面容为之发暗,走了样,无形之中减低了普通社交场合仪表的感受。拙讷加上形貌的委琐,因而给人的印象,也就越发显得质木,仿佛记忆之中某些破烂的临街的门墙,假如我因此不屑于进去瞻仰,我会错过里面的画栋雕梁,净几明窗,秀山清水。他嗜好文学,书橱乃是一架一架自然科学的书籍;数理有根基,对于音乐也有偏爱,假如你幸福,可以听他入神地一个人在弹奏钢琴。但是他没有精神上优异因而工作上成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积习。文化生活社的负责人陆续在抗战期间去了内地,他挑起那想不到的责任的重担,拣书,打包,校稿,以及任何跑腿的杂差。好几次他亲自在新年里面给我送版税来,说些抱歉的话,似乎感谢的不应是我而是他。

就是这样一个渺小的似乎没有响声的老实人,我喝了他的喜酒不到两个月,忽然朋友送信给我,文化生活社被抄,没收全部新旧《文学丛刊》,陆蠡在第二天亲自到巡捕房办交涉,大概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第一个四月十三日,从那天起他失踪了。多少人躲开,然而这个老实人由于责任观念,自投罗网。一个人平时没有一点点英雄的样子给人,然而危机来了,他却比什么人也勇敢,莎士比亚曾经说:“因为勇敢要看机会。”

他必须为文化生活社争回那一卡车丛书,他去了,他遇到的是囚禁,刑罚和死亡。租界当局出卖了一个纯洁的灵魂,然而站在日敌前面,这个纯洁的灵魂在先象征一个良善的中国百姓,如今成为这老大民族的年轻的抗争的声音。传说日敌问他赞不赞成伪府,他回答不赞成。最后问他对于大东亚战争的看法,他仍是“一定失败。”他可以撒谎,然而诚实是他的天性,他的勇敢不含丝毫矫情。为什么我们能够在最后保持胜利?正因为这个老大民族忽然迸出这些信心坚定视死如归的年轻人①。古代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在被判死刑以前曾为自己这样申诉:

“我宁可照我的样式说话而死,也不照你们的样式说话而活。”

那原因是太简单了:

“朋友们,困难不在躲避死,而在躲避不正直,因为那比死跑得还要快些。”

他活着的时候,寂寞,孤独,勤苦,没有什么人关切他的存在;死了,他永远被大家记住,因为他曾经和神圣的抗战连成一页。而且,更因为,虽然不幸短命,他给我们留下三本值得珍惜的散文:《海星》,《竹刀》和《囚绿记》,不厚,然而沉重,尤其是后两本,在现代中国散文里面,有些篇耐人一读再读。

什么是散文?鲁迅曾经指出:

“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

随便,因为变动的心情是体裁的依据;它的美丽就在它说明心情的变动,而破绽的来由正也密集在人性的隐线。司密斯

Alexander

Smith

解说散文:

“做为一种文学形体,散文类似抒情诗,因为是由某种中心的心情范畴而成——幻想的,严肃的,或者讥讽的。有了心情,散文从第一句到末一句便围着它长,正如茧之于蚕。散文作家是一个注过册的荒唐鬼,自身即是法律。散文家开头所要的是,一副快耳快眼,一种由寻常事物鉴别无限的暗示的能力,一种孕育的思维的精神。”

尤其重要的是“他没有骄傲”。我们在没有骄傲的时候,首先写散文,用不着计划,用不着引申,用不着野心,一切含在本性,只要镜子澄明,尽管往里照去好了。世界最大的散文作家是蒙田

Montaigne,永远问着自己:“你知道什么?”他的渊博可以吓退百万大军,然而谦虚是他每战必胜的心理基础。

陆蠡正是这样一个“没有骄傲”的人,老实人,到了寂寞的时候,便从过去寻找温暖,或者深一层,如鲁迅所说,用他的文字描绘人生的“破绽”。他不像他的浙东前辈那样恢宏,把丰盈的生命赋与散文的体裁,和三十年的人事潮汐打成一片吼声。读鲁迅的散文,大部分是他所谓的杂文,我们恍如回到读但丁的《神曲》的经验,中世纪和十三世纪活在他的爱憎的热情。逃亡,疲倦,战斗永远战斗。但丁用诗做战斗的工具,属于中世纪;鲁迅用散文做工具,属于现代:

“而小品文的生存,也只仗着挣扎和战斗的。”

陆蠡没有那么重的恨,他的世界不像鲁迅的世界那样大,然而当他以一个渺小的心灵去爱自己的幽暗的角落的时候,他的敦厚本身摄来一种光度,在文字娓娓叙谈之中,照亮了人性的深厚。这就是做一个小人物的好处,如若自身并不发光,由于谦虚和爱,正也可以“凡爱光者都将得光”。

正因口齿的钝拙,感情习于深敛,吐入文字,能够持久不凋。他不放纵他的感情;他蕴藉力量于匀静。丽尼的散文多是个人的哀怨,流畅,如十九世纪初叶,我不敢就说他可以征服我的顽强的心灵。那是一阵大风,我们则是贴地而生的野草。然而陆蠡,这就是谦虚的美德,和风习习,看不见飙急,吹苏了遍野的种籽。他可以离开自己,从大地隐微的生命提示一个崇高的真理,而这个真理带着温暖,很容易就落在我们的心头。他让我们想起渥兹渥斯Wordsworth

那首有名的小诗:

“她住在人没有走过的路

靠近鸽子的泉水,

一个没有人夸的姑娘

也很少人来爱:

一棵一半看不见的紫罗兰,

生在长苔的石头旁边。”

《庙宿》里面说的是一位堂姊,“年纪仅三十左右,但望去好象四十的老人了”。小时候她抱着作者在野地玩耍,大了再看见她的时候,她一个人流落在山岭的破庙,“受她的丈夫的摈弃,受她自己的同胞的兄弟的摈弃”,而且也“受邻里叔伯的摈弃”,最后还要“失去她的爱儿”。这里是凄凉和孤苦,贫穷和忧患,然而发见作者在旅途之中生病,她立即点起灶火,煎了一剂草药给他喝,把她仅有的一包红糖冲进去,还直抱歉说:“糖太少,苦一点。”然后我们看到另一篇《嫁衣》,一个富农的少女,带了“一两百人抬的大小箱笼”嫁到陌生人家,里面全是母亲的心血,“母亲在她出嫁后不一年便病殁了。她原没有父亲。丈夫在婚后不久便出外一去不返”。自己不认识字,做了十年挨骂的贤慧媳妇,“她的青春在出嫁时便被褶入一对对的板箱,随着悠长的日子而霉烂了。”我们不妨再看一篇《私塾师》,是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了,从前作者是他的学生,如今这位为衣食而苦苦挣扎的落伍的蒙师要向他说:“现在应该我向你请教了。”他不晓得什么叫做“咖啡”,更不认识那些生字如“氢”如“氧”,可怜还得在新式小学厮混。我们的作者,“平素是那么木讷”,忽然苦恼了:“他没有资格教孩子,但他有生存的权利。”

是的,微小的生命正如伟大的存在,一样应当有权利好好儿活着。我相信任何社会主义都从这里出发。有的看见新,奔了过去;有的厌恶旧,动手就拆。陆蠡的本质近于诗,但是他思维,他在新旧交替之际以他自然科学的爱好搜寻人性的繁复的隐秘。人家从大处着眼,他会和渥兹渥斯一样为了一朵小花流露感情:

“只要落日能够长久,

花葵将有它们的光荣;

只要紫罗兰能够长久,

在故事里面将有一个位置:

这里有一朵花将是我的,

那是小白屈菜。”

陆蠡的那朵小花是他的童年。他带我们去看祖父的白蚁,乡农的仇敌;他让我们去看他养驯了的白鹭,“以鹤的身份被豢养,以鹭的身份被驱逐”,他把母亲久藏的虎爪和虎牙摊给我们看。他指出“生的欢喜”如何需要自由和阳光,因为他曾经囚进一枝常春藤而几乎送了它的终。

唯其隐微,是以亲切。而且他知道寻找散文的效果,假如散文也有所谓效果的话。在《竹刀》里面,他形容山民说故事:

“山民的取喻每嫌不恰巧,故事中拉出枝枝节节来,有如一篇没有结构的文章。”

其实正好用来说明散文的面貌,和鲁迅的解释并不两样。真就没有结构吗?谁要真心相信这个话,信笔乱涂,谁就上了一个不小的当。《竹刀》本身便是一个最好的说明。作者生在天台西乡,从小亲近的是“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都是他的青梅竹马,于是他在《竹刀》里面描绘故乡的“摩天的高岭终年住宿着白云,深谷中连飞鸟都会惊坠!那是因为在清潭里照见了它自己的影。嶙峋的怪石像巨灵起卧,野桃自生。不然则出山来的涧水何来这落英的一片?”不要以为这是正文;这只是背景,上面的人物慢慢就要出来。他们会到城市来的,但是我们宁可不要他们“出山”,因为一和城市接触,他们的心会受伤,会成为“落英的一片”,那就糟了。不过你放心,他们不会任水漂流,手里捏着一把竹刀,他们有蛮性吓退你的文明。这是强壮。土性在这里特别深厚。

什么是散文的结构?有时候我想,节奏两个字可以代替。节奏又从什么地方来?我想大概是从生命里来的吧。生命真纯,节奏美好。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灵。

────────

①参看《文艺复兴》第1卷第6期怀玖先生的《忆陆蠡》一文与《大公报·文艺》及《少年读物》的《陆蠡记念特辑》。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游海洋公园
菊景
秋天的晨雨
帮老奶奶生煤炉
人间仙境----九寨沟
荷花
小溪
家乡的果林
游烂柯山
游老顶山
秋天的图画
飞雪迎春到
校园秋色
构建和谐学校   促进学校发展
广电局党组在全县宣传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公司科协小组成立四周年代表发言
强化党的意识,正确行使权力
民进申请书
超市3·15发言材料
浅谈地方道路养护改革中经济责任制的应用
幼儿园各级人员任职条件
吸纳民资大造林 创新机制天地宽
工商局放心肉工程表态发言
适应转变 更新观念--全力打造企业发展新动力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预案
强化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开拓职中德育的新途径
街道关于建设和谐社区的做法
路桥区民营企业的环境行为与环境管理
商业银行跨国公司客户营销策略研究(1)
税收优惠的导向研究
珠江三角洲城市间竞争的要素(1)
区域竞争的硬环境和软环境(1)
有关日本制造业的研讨(1)
浅谈青少年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探析
国际税法的两项基本原则
试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项目化分层次教学法在中职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试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
浅谈国外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存在的风险及规避
装备定价问题研究(1)
企业.居民.政府三位一体生态循环经济系统应用研究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1)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一
《济南的冬天》课时训练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二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