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写作借鉴
翻新时间:2023-08-05
《〈诗经〉两首》写作借鉴
1、回忆和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是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
2、兴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叶鲜嫩,告诫斑鸠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两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3、重章叠句:
《采薇》的前三节在章法上就是采用重章叠句。“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中,关键词语“作”“柔”“刚”的变化,“岁亦莫止”“岁亦阳止”中“莫(暮)”“阳”的变化,都表现了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抒情主人公焦虑、痛苦的心情则随着服役期的无限延长越来越重,从“心亦忧止”到“忧心烈烈,载渴载饥”,再到“忧心孔疚”,他的痛苦似乎到了承受的极限。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唉,我们家的电脑
- 我的朋友名叫“奇”
- “书虫”兄弟
- 小小的我
- 真正的朋友=?
- 我的麻雀老妈和奶糖老爸
- 我来到了2100年
- 我家的"武林高手"
- 最难忘的名字
- 精彩的瞬间
- 天下第一剑
- 最令人难忘的名字
- 语文王国历险记
- 父亲为我撑起一片蓝天
- 我的“恐龙”老妈
- 伊朗为何不能拥有核武器
- 谋略与出路:农村校长困扰
- 谈如何培养学生小学数学学习兴趣
- 李秀成兵多钱足却为何失败
- 浅谈如何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 江苏:试点中小学独立选用教科书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
- 教育部、中国残联:为残疾人高考提供便利
-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文献综述
- 幼教有效性提问策略例谈
- 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研究
- 新课标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问题思考
- 关工委:发起成立校园健康公益联盟
- 有关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的探讨
- 教师的魅力源于内涵
- 陈涉世家 第一课时
- 邓稼先 第一课时
- 诗词五首 第一课时
- 核舟记 第一课时
- 诗词五首 第二课时
- 马 说
- 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
- 看云识天气第一课时
- 邓稼先 第二课时
- 短文两篇 第二课时
- 故宫博物院
- 苏州园林第一节
- 陈涉世家 第二课时
- 苏州园林
- 公输 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