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问题探究
翻新时间:2023-08-25
《〈诗经〉两首》问题探究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含义及表现手法?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年青女子年华正茂娇美的样子,又为了引起下面“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的感叹,让姑娘们不要沉迷于同男子的爱恋之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女子年长色衰,并用桑叶由茂盛到凋零,比喻夫妻爱情的变化。这个句子又引起了下面对婚后女子勤劳持家,多年的辛苦不但没有打动丈夫,却换来了丈夫的负心的诉说。因此,上面的两个诗句运用的是比兴的手法,“比”可以使诗歌更为生动、形象;“兴”可以引起联想,起到烘托的作用。
2、《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全诗是按照怎样的线索来叙述故事的?
《氓》全诗六章,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第一、二两章写弃妇和氓由恋爱到结婚的过程。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其中第三章追悔自己误落情网,第四章指责婚后氓对她的折磨,第五章诉说被遗弃后娘家兄弟对她的冷酷讥笑。最后一章表示她对负心汉的怨恨和决绝。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故事完整,有首有尾,可以看到弃妇悲剧的一生。
3、我们初中学过《关雎》和《蒹葭》,知道“参差荇菜”、“蒹葭苍苍”都是起兴的作用,那么本诗的起兴之词是哪个词呢?在本诗中又是如何由“彼物”引起“所咏之辞”呢?
以采薇起兴,薇菜从发芽长到柔嫩又长到粗壮刚健的过程,是一个时间流逝的过程,然而戍役军士从“莫”、“阳”中盼回家呀盼回家,却始终没有回家,这漫长的戍役刚好与薇菜的生长过程相应,一起喻示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
4、他们总该回家吧!但转眼又是一年,他们却顾不上家室,甚至连一封家书都不能带到家,这是为何呢?
猃狁入侵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戍期未定,又有谁替他们带回家,“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王事没完,还没法闲暇,“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机灵鬼”弟弟
- 母亲
- 我们这个班
- “五花八门”的邻居
- 有这样一个人
- 这就是我
- 我的弟弟
- 2006年让我感动的老师
- 爸爸,您的手,牵起了我的桥梁
- 这就是我
- 我是马大哈
- 幽默扑克
- 我敬佩的一个人
- 偶滴可爱老妈
- “球迷”老爸
- 法向承力锚极限抗拔力计算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
- 建筑外墙工程中的保温节能施工与质量控制
- 浅析建筑工程中的节能检测技术
- 试论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
- 浅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
- 建筑设计与建筑节能的相关分析
- 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及创新探究
- 提高双轮铣槽机在带工字钢连续墙成槽效率的方法
- 分析工业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能设计
- 浅谈工业发展镇河涌水环境整治对策
- 水土保持方法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
- 地铁工程电气设计节能
- 建筑玻璃幕墙的节能设计浅析
- 浅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木兰从军》课文原文
- 《母亲的恩情》第一课时教案之一
- 《狐假虎威》教案之一
- 《母亲的恩情》教案之一
- 《沉香救母(一)》课文原文
- 《蜗牛的奖杯》课文原文
- 《沉香救母(一)》教学评析
- 《沉香救母》同步练习
- 《母亲的恩情》课文原文
- 《母亲的恩情》教案之二
- 《蜗牛的奖杯》同步练习
- 《蜗牛与黄鹂鸟》教后随想
- 《谁的本领大》教案之二
- 《谁的本领大》教案之一
- 《谁的本领大》教案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