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4-12-27
归田园居(组诗)
陶渊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释】
人事:指与人交结往来。
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
曲:隐僻之地。
墟曲:犹乡野。
披:拨开。
【品评】
本篇是《归园田居》第二首,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先是从正面写“静”。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造访。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虚掩的柴门,那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
不过,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常与乡邻们共话桑麻。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民披草来往,不是世俗的“人事”;共话桑麻,也不是“杂言”。与充满机巧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别有洞天。──这是以外在的“动”写出内在的“静”。
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乐悲欢。“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然而这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 相反,这单纯的喜惧表示着乡居劳作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或从正面说,或从旁说,让读者去领略乡村的幽静和自己心境的恬静。 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衷正是描绘了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解】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草木长:草木丛生。
南山:江西庐山。
晨兴:早上起床。
沾:沾湿。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天
-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 折飞鸽
- 最新科技成果三则
- 剪不断的“脐带”
- 四季的我
- 寻找春天的踪迹
- “生态赤字”与科学双刃剑
- 我爱制作空模
- 妈妈,您听我说
- 我最喜欢春
-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 我的快乐梦想
- 月亮辞职记
- 觅春
- 低碳经济发展新措施
- 简析啤酒企业重组扁平化
- 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健全策略
- 建筑能耗降低策略
- 论城市交通出行行为研究构架
- 住宅改造设计
- 谈企业文化构建措施
- 建设工程变更管理
- 项目质量管理
- 老工业基地文化源地发展措施
- 物态变化的科学探讨
- 职称论文标准格式规范
- 探讨物态变化的科学
- 写作职称论文的注意事项
- 企业文化构建措施
- 《燕子》写作特点
- 《牧场之国》美文欣赏 故都的秋
- 《燕子》多角度状物的描写特点
- 《燕子》教案4
- 《燕子》的学习要点
- 《燕子》说课稿2
- 《燕子》佳句赏析
- 《燕子》文章结构分析
- 《燕子》“赶”的妙用
- 《牧场之国》考点练兵 阅读篇
- 《燕子》教学建议
- 《燕子》词义辨析
- 《牧场之国》考点练兵 积累篇
- 《燕子》教材说明
- 《燕子》难句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