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1
《赤壁赋》的美人意象
在苏轼的《赤壁赋》中,主客望着朦胧、淡雅的江月,举杯吟咏《诗经·陈风·月出》时,在他们的眼里,月亮是一位冰清玉洁的女子,款款而深情,主客因之而欢愉;沉浸在烟波浩渺之中,扣船而歌:“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月亮却是如此的可望而不可即,主客因之而生悲情。可见,牵动主客情愫的便是这多情的“美人”,“美人”承载了作者苏轼复杂的情感。
“美人”意象最早见于《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这首诗记载了一个男子在月下怀念美人的情感,这种情感也是男性最原始的情愫。苏轼看见江水中的月亮马上吟出这首诗,秉承了《月出》的“月亮”的原始意象,因此,在他的笔下月亮才那么清新可人。月亮和作者,一个悬挂在天上,一个遨游在水中,空间距离的错觉,让月亮远在天边却近在眼前,用她的魅力撩拨着作者的心弦。在对她的渴望中,作者只能发出“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无限感慨。作者笔下的“月亮”意象和“美人”意象是合而为一的,取“美人”之形,摹月亮之美,“美人”把月亮的朦胧、恬淡之意蕴具体化了,后文中的抒情、义理主要是望“美人”而不得的情绪的释放。
“美人”寄寓了作者的忠君之情。
“美人”是诗家们经常吟咏的对象,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屈原。屈原常在他的诗歌里取“美人”、“香草”为意象。以追随“美人”象征他“忠君”的思想;以“香草”象征他高洁的品质;以众女妒美比群小嫉贤。
《赤壁赋》第二段有明显继承《楚辞》的痕迹,其中引用的歌词几乎全部化楚辞而来,苏轼绝对不只是从形式上继承屈老先生的笔法,而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寓意。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得不到楚怀王的信任而被流放;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有志不能酬,可见两位时代的智者的经历和命运是何其相似!屈原虽然被流放,仍然不忘思君报国,苏轼虽然被贬黄州,身处“野外”,但并未泯灭他的一颗拥护朝廷的忠心,可见两位时代的智者思想何其相似!所以,在《赤壁赋》中作者借对“美人”的思念表达对国君的忠心,以“美人”比君,写出了苏轼的忠君之殷切。
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苏轼的“忠君”思想。诚然“忠君”是有局限的,但是正是这一理念支撑苏轼积极“用世”,希望为宋王朝分忧,建树功业。下文“哀吾生之须臾”与“共适”于“无尽藏”的江山风月,都由望“美人”而不得,即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而生发出来,妙在并不着痕迹:一个人既出仕做官,思用于世,遇到小人谗谤,自然有“哀”的一面,但如果从此消极颓唐、不思振作,那就达不到完成忠君的目的。忠君用世的一贯精神引导着苏轼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便力求胸襟豁达,顺乎自然,以适应逆境;身处逆境之际也还要“望美人兮天一方”,始终不放弃地等待国君、朝廷对自己的召唤。这正是苏轼的主要的、始终如一的人生态度。
“美人”象征作者美好的理想。
“美人”意象在古诗词中的另一意蕴来源于《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中“伊人”被追寻者苦苦的追寻而终不可得,“伊人”即象征了“理想”,追寻“伊人”不可得,实质是追求理想而不可得。现代诗人戴望舒在其诗歌《雨巷》中借“丁香姑娘”让“美人”的这一意蕴再生,男主人公在寻寻觅觅中与“丁香姑娘”相逢,又在“丁香姑娘”叹息声中飘然错过,何尝不是对美好理想追寻的执着以及对追寻理想失落的迷惘的渲泄呢?
《赤壁赋》中苏轼对“美人”没有作外貌的描写,舍其具体的形而摄其神韵,才使得它那样冰清玉洁,那样清纯脱俗。因此,作者笔下的“美人”是有所象征的,是其美好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对苏轼而言,人生想拥有的太多太多,人生想实现的价值也太多太多。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有自己的文学之梦,有他的生活理想……当他被贬黄州时,这些美好的东西自然离他而去,理想如“美人”一样飘然而过,可望而不可即,苏轼只能扼腕叹息,“望美人兮天一方”而发出哀叹!
“美人”意象贯穿《赤壁赋》全文,牵动着苏轼情绪的起伏,影射了苏轼复杂的情感。把握“美人”多重意象,是解读《赤壁赋》的关键所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天
- 快乐的一天
- 小小的我
- 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 橘子
- 洗碗
- 热闹欢腾运动会
- 我爱春天
- 日记一则(起点)
- 第一次买东西
- 春天来了
- 踢毽子
- 老鹰捉小鸡
- 我喜爱的铁甲玩具小狗
- 电脑打水印
- 有关企业品牌营销的探讨
- 浅析房地产市场调整过程中的企业营销学理性思考
- “观念权利”在古代中国的缺失
- 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之研究:方法与立场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论多维教学在市场营销课程应用中的几点体会
- 论园林绿化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程序的安排
- 关于顾客满意营销战略探析
- 法学应该是一门最讲理的学问_法学理论论文(1)
-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法学_法学理论论文(1)
- 绿化养护管理在节约型园林建设中的实践
- 浅谈顾客满意视角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实施对策探讨
- 论市场营销方法创新的发展趋势及其背景分析
- 从城市规划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
- 农村文化产品的品牌策略研究
- 论李宁品牌成长历程探讨
- 《七月的天山》作者简介
- 《七月的天山》拓展阅读 我爱家乡的秋夜
- 《七月的天山》考点练兵
- 《七月的天山》整体阅读感知
- 《七月的天山》随堂练习 提高篇
- 《七月的天山》美文欣赏 三峡之秋
- 《七月的天山》随堂练习 巩固篇
- 《中彩那天》 美文欣赏
- 《七月的天山》教学重点
- 《七月的天山》美文欣赏 迷人的牧场
- 《七月的天山》重点字词意思
- 《七月的天山》重点句子意思
- 《七月的天山》重点字词梳理
- 《七月的天山》教学目标
- 《七月的天山》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