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行走在精神的高地──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行走在精神的高地──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行走在精神的高地──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人到中年的苏轼,流落黄州,与好友两游赤壁,极目渺渺苍穹,感慨人生短促,多少壮志随风消逝,多少期许转头成空,他却未言失意沮丧,反以豁达胸怀写成前后《赤壁賦》,纾解胸臆苦闷,重寻人生快乐之源……

清风明月,水光接天,本就是用来赋闲邀客的,箫歌奏和,诗酒相发,原也是借以寄情抒傲的,前两段写眼前美景自是实况真事,为全篇渲染气氛、酝酿情绪。一乐一悲,后先相应,人生之无常难测、世路之乖舛多戾不正如此吗!苏轼说的“多难畏事”似乎在眼前景物中叠印出了深微隐曲的文脉和心迹。文吧,“其赋事也,则于事有触;其赋物也,则于物有况”(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睹物兴情,情以物兴”(刘勰语),两段叙事、写景、引情,意在铺陈,提起下文,是本赋的基础。心吧,作为“乌台诗案”受害者的苏轼,应该有两重:一是他太出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为当路者沮之”;二是他的性格和遭际,早已练就了他处惊不变、逆势顺迎的本领。他不乏诗友过访,亦不缺野老相问,但是“望美人”垂顾的期望还不可能消弭,为朝廷所用的执着会时时撞击心扉。

三四两段借赋之本体,主客问答,即景怀古,畅论变与不变的哲理,这是全文的重心。

这里主也是客,客也是主,互为参照、相为表里。之所以采用此种形式,一则行文上显得奇崛多变,有助开掘,生发义理;二则与此前山川风物、心绪起落后先映照,好似此苏与彼苏在意气相斗相和、自说自话,正是如此,被排挤、遭贬谪的心中郁结苦闷,就在这轻松的对答中得以消解缓释。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一世之雄的曹操何等气魄;雄姿英发、指挥若定,少年得志的周郎何等风流。赞耶羡耶,抑或兼而有之,但借客一声“而今安在哉”的反问,一下子使诗人苏轼的精神空间提升到一个超迈古今、独步天下的舒阔境界:伟大与渺小原是一回事。执迷也罢,超脱也罢,出将入相也罢,临渔问樵也罢,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不过是短短的一瞬。既然非凡的世事都将转空,横空的人物终成过客,人还必要去执念一物,不托意于箫音、不纵情于酒歌吗!人事如此,造化亦然。水月之属,变是永恒的,不变也是长久的。人作为大千世界的一分子也是与时同进,与物相生,不会是一种姿态和面目。西方哲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在苏子看来,是可以颠倒来用的。既然“万物皆备于我”,既然人事上所取有限,人为何不拜自然之赐,尽享清风之爽、明月之洁呢?借眼前景,因当前情,作者以旷达的胸怀、超然的态度,不滞于物,无碍于事,让自己的思想休假,精神散步,谁人能有此等襟怀和能耐?而且全篇景、情、理水乳交融、相互应发,笔端寄兴,兴尽而止。无论内容或形式此赋均堪称登峰造极之作,垂之永久。

其实,英雄豪杰之悲,不一定是嬴不得全世界的凄惨,而是窒碍难圆、赔上性命的死呆。生命的来临与消逝,即使盖世英雄也无法过问,不能预知。平凡人物的悲哀,是生无补于時,死无伤于世,而生死动静,只不过与蜉蝣寄予天地无异。至于挟飞仙以遨遊的乐趣、抱明月而长终的梦想,不论伟大的圣贤,抑或卑小的渔樵,都无法实现。苏轼正是参透这一至理,他在精神上才占据了常人难及的高地,无论何种风浪,百般刀剑,都不能动摇他思想的迈勇、精神的高贵。这就是苏轼。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学习语文要下苦功夫
沙漠中的胡杨
东城孩子为何选择北达?
学习语文要下苦功夫
朋友
赶时髦赶出病来
语文学习要下苦功夫
小升初后我的经验总结
假如我是环保局局长
小升初,我打了一场“胜仗”
时空隧道
我抓住了小升初并不多的机会
感悟-调整好心态最为重要
北达老师的出题水平不简单
假如我是环保科学家
圆明园的信仰口诀
北方园林的自然特点
景区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区别
新建植草坪不容忽视的4个问题
居住区绿化和树种选择
聚氨酯板材在低能耗建筑中的应用
浅谈监理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作用
树木列植施工四步曲
黑白分明的徽州宅院
园林艺术的推陈出新
建筑企业创精品工程的六个要诀
优秀住区规划设计五要素
建筑工程项目拖延工期的原因及对策
国外水域空间规划的理论
墙面绿化是未来绿化的一个新趋势
《永生的眼睛》美文欣赏 别用眼睛伤害他
《触摸春天》考点练兵 积累篇
《触摸春天》范文习作
《永生的眼睛》美文欣赏 父亲的眼睛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二
《永生的眼睛》范文习作
《永生的眼睛》写作指导
《永生的眼睛》老师语录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三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四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一
《永生的眼睛》重难点分析
《永生的眼睛》重点字词梳理
《永生的眼睛》训练素材
《永生的眼睛》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