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古今品评《赤壁赋》

古今品评《赤壁赋》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17

古今品评《赤壁赋》

【古人品评】

以江山无穷吾生有尽,尚论古人遗迹欷歔凭吊,虽文人悲秋常调,但以吹箫和歌声中引入,则文境奇。其论曹公之诗,曹公之事,低回流连,两迭而出,则文致奇。盛言曹公英雄,较论我生微细,蜉蝣短景,对境易哀,则文势奇。

──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五

起首一段,就风月上写游赤壁情景,原自含共适之意。入后从渺渺予怀,引出客萧,复从客箫借古吊意,发出物我皆无尽的大道理。说到这个地位,自然可以共适,而平日一肚皮不合时宜都消归乌有,哪复有人世兴衰成败在其意中?尤妙在江上数语,回应起首,始终总是一个意思。

──余诚《重订古文释义初编》卷八

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所以然而然,岂惟地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调适而畅遂也。

──王文濡《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引方苞评语

──以上转载于《语文学习》2001年11期

【今人鉴赏】

本篇以赋体常用之主客问答形式,发抒观感。主客所云各有不同,其实代有了作者思想的两个方面,一是为青春虚度而慨叹;一是以“物与我皆无尽”的庄子的观点来故作旷达。不过是苦中作乐,尽情享受“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李白诗句)的眼前景物,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这是消极的,但也是一种消极的抗议。他不向政敌屈膝,硬是要活得快意,对当前的迫害表示不在乎,仍有一定的积极因素。文笔优美,写景与抒情融合无间,表达了寓悲愤于旷达的复杂感情,自是佳作。

──(摘自《古文观止》

岳麓书局出版,1997年08月版

“清风徐来”,见出秋气之爽;“白露横江”,写出秋意之浓;“水光接天”,状摹秋水之旺。秋江浩阔自然激发了作者的胸襟。作者对秋江秋月秋夜的欣赏,举酒诵诗的举止,都分明流露出欣愉的畅游之情。这是触景生情,由眼前景激发出的胸中情,作者的主观感受初见端倪。“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怡然之乐,溢于言表。感情激荡,不能自己,则鼓飞起想象的翅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小船飘荡在江上,如乘风而飞,不知所终;游人飘飘欲举,登临仙境。这里,感情色彩显然加浓了。想象的运用,升华了感情,由淡勾轻彩而甚于重彩浓墨。

──摘自吴功正主编:《古文鉴赏辞典》

全篇从乐到悲,又以乐作结,运用了主客对答体这一赋的传统手法,但已不是简单的借设问以说理。主客间的长篇对话,实际上是苏轼自己的心灵独白,展示了他思想的波折、挣扎和解脱的过程。首先写苏子陶醉于清风明月交织而成的江山美景之中,逗引出“羽化登仙”的超然之乐,继而写“客”对曹操等历史人物兴亡的凭吊,跌入现实人生的苦闷,最后写“苏子”从眼前水月立论,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在旷达乐观中得到解脱。这里,从游赏之乐,到人生不永之悲,到旷达解脱之乐,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

──摘自王水照、崔铭主编:《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苏轼传》

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透露出来的。《赤壁赋》就是直接议论这个问题的。文中那种人生感伤和强作慰藉以求超脱,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表现了这一点。无论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提问,或“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解答”,还是“排遣”或是飘渺禅意,实际都与这种人生空漠,无所寄托之感深刻地联在一起的。……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

──摘自李泽厚主编:《美的历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河边漫步
珍爱生命
远远的,一个童话
难忘中秋
堂弟,一个小孩
我活着,我快乐
运动场上的他
沙漏,漏掉了童年,积成了童心
卖火柴的小女孩
在雨夜打伞的星星
襄儿
小镇的狐狸
画好每一朵花
我的妹妹
我学会了刺绣
冰雪雕塑景观设计现状与发展研究
构建高校审美教育的新格局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
论师范生职业情感的培养
浅析《中国好声音》对现代音乐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医学生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
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研究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量分析
民办高校的党建问题及其对策
宗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研究
教师心理健康与休闲治疗研究
浅谈分镜头脚本在故事漫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中学语文教改带来的反思_语文论文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_语文论文
语感培养与语感迁移_语文论文
小语第九册读写训练重点提要(三)_语文论文
中日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比较_语文论文
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
魏书生与苏霍姆林斯基作文命题思想之比较_语文论文
《百合花》不该从语文教材中删去_语文论文
以字词为基础,以句子为关键_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愉快教学”方法探微_语文论文
紧扣课堂环节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狐狸与乌鸦》教学一得_语文论文
依据教材实际设计不同教法_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语言风格浅说_语文论文
谈谈朗读与语文教学_语文论文
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大趋势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