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4
《赤壁赋》中的“明月”意象略析
1、明月──写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苏轼一生屡遭政敌排挤,抑郁不得其志。1080年终因“乌台诗案”而被捕,当年即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其心灰意冷之状可知矣。此时他只有借助于游山玩水来排遣心中块垒,而他所选景物则恰恰是远离污浊政治的清风明月,故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纯净之美和“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闲适之情,而“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融洽与和谐更是描绘出秋天长江的爽朗与澄净,其悠然自得、怡然自乐之态跃然纸上。
2、明月──开启抒情闸门的引子:
作者身处偏远黄州的长江边上,而身份则是低得算不上品级的区区团练副使,此时暂得偷闲于月下赤壁,有感于月出东山,才有“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咏叹。也许神宗皇帝此时也在饮酒赏月,但他一定不会记起苏轼这个“诗中暗含讥讽”的罪人了,而处于偏远之地的作者,仍以“美人”比君,以示忠君之殷切。其既出仕为官,思用于世,思忠于君,而小人离间谗谤,无端罗织罪名,陷其于不义,其“哀”可想而知,但高贵的心灵往往在处于困境时更能够表现出人格中最宝贵的东西来,此时东坡之谪黄州已有两年光景,经过两年的自我调节,他的思想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政治上的失意、精神上的摧残、肉体上的折磨并没有使他陷入消极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反而养成了他豁达洒脱的性格,即使遭贬也还要“望美人兮天一方”。
3、明月──展开议论话题的依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从当前江月之景联想而得,名为怀古,实为伤时。苏轼在同年创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周瑜的功成名就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而这里则从赤壁之战中败北一方曹操的角度展开评说,当其率领号称八十万大军,“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困周郎于赤壁时,“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何其壮哉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何其志得意满,“固一世之雄也”!而结果又怎么样呢?只落得“樯橹灰飞烟灭”而已,“而今安在哉”?败者不在,而那“雄姿英发”的胜者周郎呢?也还不是同“千古风流人物”一起被这“滚滚长江东逝水”所“淘尽”了吗
?正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临江仙》)了。所谓功业,原来却如此被历史拨弄于股掌之间,多么可悲呀!贵为王侯将相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普通人呢?既然功业成败与否都失去了意义,何苦为之孜孜以求呢?人的短暂的一生与永恒的历史相比,简直如一只飞虫般易生易灭,如一滴水般可有可无,何不散淡江湖逍遥气时呢?
4、明月──阐述人生哲理的凭借:
但苏轼不愧为洒脱豪放之士,在遭受了人生与仕途的变故之后,及时地调整了心态。“客亦知夫水与月乎?”由眼前的“水”与“月”生发出变与不变的思考。苏轼时年46岁,已逾不惑,而望知天命之年,对人生的意义已有了独特的理解,就近取譬,不能不说是深入浅出:水虽东流长逝,但江中之水却未曾枯竭;月虽有圆有缺,但仍是光照千古未曾损耗。清风江水明月可以永恒,不朽的人生也可以靠“立德”、“立功”、“立言”来完成,于是转而为对不朽人生的积极追求。
这种思想的转变是难能可贵的,由“哀吾生之须臾”到“物与我皆无尽”,从“羡长江之无穷”到“而又何羡乎”,一扫向时之哀,重新表现出正视人生的果敢和面对现实的勇气。有了这样的气魄,人生的暂时得失又算得了什么?“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人生的层次不同则取舍各异,“不义之富贵,于我如浮云”。又何必孜孜以求之,而“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就是大自然最丰厚的赏赐啊!为什么要错过呢?
──原载《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2005年第01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夏天
- 这个一角钱是假的
- 给王老师的一封信
- 我和小鸡一起成长
- 奥林匹克吃饭大赛
- 苍蝇爱爸爸
- 特别的日记
- 我们班的"风波"
- 指 纹
- 我会买书了
- 中国,加油
- 小蜜蜂的家
- 看《宝葫芦的秘密》观后感
- 美丽可怕的地震云
- 秋天
- 嘉兴市农信系统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
- 案件追踪
- 解析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
- 丈夫死于车祸,妻子告赢交警队
- 缝合眼睑裂伤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 浅述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应注意的问题
- 中医耳穴压丸法的护理
- 解决家庭教育短视问题的途径及探讨
- 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
- 股权出质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运用
- 脉冲末修迫弹弹道特性教育统计安装包分析与控制方案设计
- 医疗负压在口腔医学上的应用
- 试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 关于发展和谐旅游的路径选择(1)论文
- 《司马光》教学目标
- 《称象》相关资料
- 《称象》重点问题探究
- 《称象》重点字词的意思
- 《称象》重点字词梳理
- 《称象》随堂练习:巩固篇
- 《司马光》教学重点
- 《称象》考点练兵:阅读篇
- 《称象》考点练兵:积累篇
- 《司马光》教学难点
- 《司马光》相关资料
- 《称象》整体阅读感知
- 《司马光》整体阅读感知
- 《称象》随堂练习:提高篇
- 《司马光》重点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