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走出心灵的阴霾──佳作《赤壁赋》赏析

走出心灵的阴霾──佳作《赤壁赋》赏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走出心灵的阴霾──佳作《赤壁赋》赏析

《赤壁赋》是苏轼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是苏轼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他除了礼佛参禅,就去赤壁矶头欣赏自然,畅游长江。佛道思想的影响、天地灵气的启迪与对历史人物的深思,使苏子逐渐走出心灵的阴霾。而其重要的标志,就是这篇震烁古今的名篇──《赤壁赋》。

文章开篇描写一幅如诗如画的月夜秋江美景: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面对迷人的景色,作者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情个自禁地“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都一下子抛于脑后,他进人到一种飘飘欲仙的陶醉状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而正当“饮酒乐甚”的时候,箫声响起。这“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其实正是苏轼心迹的折射。作者忘情于月夜秋江,但没有忘身。“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桂棹”“兰桨”是文人的自喻,“美人”是理想君主的象征。苏轼“扣舷而歌”的喜悦背后隐藏着一抹哀愁──一个不被重用反遭迫害的落魄文人的幽怨。借客之箫声,他奏响了一支哀婉、凄切的心曲,“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潜蛟舞于幽壑,如嫠妇泣于孤舟,从而给原本优美的景色涂上一层淡淡的悲哀,为下文的主客问答奠定了基调。

值得注意的是,赋文中的主客未必是两人,问答本身兴许就是苏轼内心的自我剖白。此时此景,作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的曹操,其用意颇深。曹操“固一世之雄”,曾“破荆州”“下江陵”,曾“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结果不也有“困于周郎”之时?“而今安在哉?”两相比较,自己不过一个“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的官宦小吏,曹公的身份、功业与自己可谓判若云泥。突然间,苏轼意识到了自己的

“渺小”,仿佛一个寄生在天地之间小虫儿……字里行间,虽流露出人生短暂的思想,而实质却是其心理变化的一个转折──消极的思想深处正在酝酿“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内心骚动。只是,这“飞仙”与“明月”并非什么“求仙隐逸”,而是文人早年“忠君报国、经世济时”的理想。“知不可乎骤得”,苏轼此时才恍然明白,当年进谏神宗皇帝所说的“欲速则不达”正印证在了自己的身上。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接下来的这段精辟的阐述,可说是苏轼走出其心灵阴霾的真实写照。通过对水与月“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的深刻观照,作者捕捉到“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生命本真。于是“哀吾生之须臾”没有了,“羡长江之无穷”消失了。他最终彻底顿悟“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多么开阔的胸襟!多么旷达的精神!跳出心灵炼狱的苏轼开始尽情享受“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你瞧,这就是阴霾散尽的苏轼,“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这就是跳出炼狱的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成长纪事
观察小蚂蚁
我要“变!变!变!”
秋 游
游湿地公园
30年前的二连
我爱养金鱼
今日大龙湖
快乐雨
给老师的一封信
转变班风
美丽的恐龙公园
让人行走如飞的鞋
我想变成一朵云
采蘑菇的学问
论档案鉴定标准中的保管费用因素-档案管理论文(1)
基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内部审计研究
试论关于音乐教育德育化在中等职业教育音乐教学中的思考
由儒家思想看如何做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浅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生态政治建设(1)论文
内部审计外部化适用性研究
电子电拖电子技能实训探析
指标导向审计模式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
推行“三.三.三”审计模式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
试析中职学生进行网络化思想教育探析
试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档案利用数据统计与实际效益-档案管理论文(1)
谈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视角下的政府采购模式-公共政策论文
试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培养
试论教学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自然之道》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案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课堂练笔案例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触摸春天》教学起由及教学思路
《我不是最弱小的》有感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刷子李》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