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有大恨,才会有大爱──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感

有大恨,才会有大爱──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感

在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时候,忽然为文章最后的两句话所吸引:“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这正应了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有大恨,才会有大爱;不被人恨,也就不可能被人爱。”所以我们想要得到别人的爱,一定要先学会让人恨才行。

我在很多时候都听有人感叹说:“我这一生还要求个什么呢?我只不象有人死了都挨人骂。人死后,能够被别人说‘嗯,他是一个好人’,没有得罪一个人,不遭一个人恨,这就知足了。”这话以前我是深表赞同的,可是现在仔细一想,这里面实在是有大问题的。不遭一个人恨,这并不能说明你人缘好,人见人爱,只能说明在和他人交往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与对方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情感、观点和态度,或者是不敢表露出自己的情感、观点和态度,所以你就是一个没有主见,或者委曲求全、阿谀奉承,或者胆怯懦弱、忍气吞声的人,也就是一个没有自我和个性、缺乏追求和抗争精神的、被人所轻视和忽略的人。因为一个有独立个性、有强烈抱负和理想的人,他必然会和他人有思想观点上的矛盾冲突,在执着己见(但不是固执己见)的追求中,就必然会遭人忌恨和诬蔑,遭人诽谤和诅咒。这在那些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身上显得尤为突出和尖锐。如马克思,也如林肯、毛泽东、鲁迅、布鲁诺……他们对异己的毫不妥协,对敌人的极端藐视和所进行的卓有成效地斗争,使他们成为人类历史上遭忌恨的人,有的甚至因忌恨而失了宝贵的生命。可也正是这一些最被人痛恨的人,启迪了我们的智慧,激励了我们的勇气,指引了我们的方向,带来了我们的幸福,于是也理所当然地赢得了我们乃至全人类的最爱。

当然,也许我们并不能拿这些英雄和伟人来作比较,我们也许平凡,也许弱小,在他人的强势和专横或者社会的冷酷和无情面前,很多时候即使有自己的异见和不平,但也不得不默默保留或者忍气吞声,明哲保身以免遭忌恨。但如果为当“好人”,永远保持沉默,永远只是平庸、懦弱,那么你、我,还有我们,就只能渐渐的变成任人欺侮和宰割的奴隶了。阿Q得到一个老头子的一句称赞:“阿Q真能做!”别人也摸不着这话是真心还是讥笑,然而阿Q很喜欢;当我们死后,被人称赞说“他是一个好人,一生从没遭到一个人的恨!”,那我们把这话是当作真心还是讥笑呢?这样的“好人”,我想还是不要做的好。趁我们还活着的时候,就应该更大胆一些的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更大胆一些表达出我们心底的爱憎,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有大憎大爱、大悲大喜的酣畅,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活出了自己,才真正创造或许并不一定辉煌但真实的人生。如果是(当然也必然是)遭到了诅咒和憎恨,又还想让别人说“他是一个好人”的话,就不妨学一下欧洲人,临终前请一个神甫,做一个弥撒,请求别人宽恕或者宽恕别人,也就轻松解脱了,但是鲁迅在他的遗嘱中特别强调说:“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如此顽固,死不悔改,真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恨去吧”!所以鲁迅死后多年仍遭人忌恨和诽谤也就不值得奇怪了,不过同样不值得奇怪的是,“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需要防止误解的是,我在这里大肆鼓吹要首先学会被人恨,并非要人人都变得鲜廉寡耻、脸厚心黑,为个人私利而狠毒阴险,为勃勃野心而野蛮疯狂。所以让谁恨,心恨谁,这其中三昧,还是需要细细思量一番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祖国颂
勇气
宇宙奇遇记
我爱读书
理想的中学
一块玉佩
粉笔赞
愉快的一天
爷爷又醉了
我的“老师”
假如我是一朵白云
我的“打工”记
谈企业文化形成模式(1)论文
浅谈人民银行内审转型中的审计计划与组织实施方式创新
分析新型制造环境下的管理模式成熟度(1)论文
内部审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
简析讲解与示范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下的公允价值审计探讨
浅论非市场环境及其对企业的影响(1)论文
试论职校政治学科运用例证法教学的思考
关于迁移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内部控制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制中的运用
关于三线城市中职物流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的探究
关于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信息资源及其优化研究
关于在历史教学中培养中职生诚信人格
对切实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1)论文
探析企业文化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作用(1)论文
《蒙娜丽莎之约》综合资料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草虫的村落》备课设计思路
《大瀑布的葬礼》的创新点
《大瀑布的葬礼》教后反思一
《草虫的村落》原文及赏析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山雨》教案
《中华少年》教案
《索溪峪的“野”》评课
《只有一个地球》示范教案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反思三
《山雨》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