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1
聪明灵慧 气韵非凡──林黛玉形象赏析
黛玉在作者的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对她肖像的描写,作者也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手法,突出了黛玉内在的气质和神韵。
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作者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实际上是分三次来完成的。其中第一、二两次描写比较简略。第一次是通过众人之目而加以描写的:“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因而,林黛玉一开始便是以一位气质不俗而弱不禁风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的。第二次是借王熙凤之目来进行描写的,从王熙凤的“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等奉承之言中,可以见得黛玉的自然之美。
第三次对林黛玉的描写是通过与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贾宝玉之目来进行的。这一段描写当是最为全面深刻的。
首先,作者抓住其最生动典型的气韵神情:“烟眉”,清、淡、秀;“含情目”,性灵之光;“愁、娇、泪”,暗示其悲剧命运,并寄寓深切的同情,使人顿生爱怜。
再者,作者用虚笔写意展示黛玉的肖像,突出其才情女子超尘拔俗的空灵感:那种脉脉之情袅娜之态,那种欲说还休的柔媚,“娇羞默默同谁诉”的眉目,那聪明灵慧的谈吐,都从这独具匠心的肖像描写中显示出来。黛玉的美不仅在外貌,更在精神气质──书卷气、灵秀气、孤傲气。显其神而略其形,正是为免落俗臼,使这一形象更美好、更理想、更浪漫、更富有魅力。
另外,如此笔法写黛玉不仅是表现人物独具特色的美,也是情理的需要。因为此处的黛玉是宝玉眼中的黛玉,作为锦衣玉食的贵家公子,且“最喜在内帏厮混”,见惯了腻红肥绿,华衣艳饰,兼其与生俱来的“怪癖”,他怎会去留意黛玉的穿戴而不被其“与众各别”的“形容”所吸引呢?在宝玉眼里,她那“弱柳扶风”的身姿就显得脱俗飘逸,“风露清愁”的眉目就显得崇高深刻,通身的“灵淑之气”能使他的灵魂清爽、净化,难怪他要发出“女儿是水做成的骨肉”之类的奇论。此处的肖像描写,在表现黛玉性格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展示宝玉的性情。《脂砚斋》有透辟的点评:“不写衣裙装饰,正是宝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见。黛玉之举止容貌,亦是宝玉眼中看、心中评。若不是宝玉,断不能知黛玉终是何等品貌。”评说极是中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寂寞与欢乐
- 秋天的田野
-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小馋猫”——妹妹
- 我最爱的一首诗词
- 风云天下--龙族(4)
-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观后感
- 九月赞歌
- 我的曾祖母
- 故乡的桥
- 我的表妹
- 假如我是语文老师
- 风云天下—龙族(6)
- 母爱
- 浅析在学习《市场营销》中如何树立绿色观念
- 高职院校审计教学模式研究——审计模拟实训室
- 教育审计将重点关注教育类投资项目
- 浅谈初中历史新课程活动应重视突破学生思维定势
- 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公共政策论文
- 知识审计研究
- 公共管理职业活动的伦理基础-公共政策论文
- 审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与《审计学》教学创新
- 高校教育审计必须把握的重点
- 探析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课堂的高效性教学
-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 试论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改革与探索
- 审计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
- 公共政策何以变迁?-公共政策论文
- 当前我国公共领域的特征分析-公共政策论文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之五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之四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之七
-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之八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之三
-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之九
- 《鸟的天堂》教学与反思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之一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