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谈《祝福》中“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
鲁迅先生的文章以语言精辟凝炼著称,但在小说《祝福》中却又不吝笔墨,多次使用“反复”这一修辞手法,巧妙地寓思想情感于语言之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若善于以此为话题引领学生思考,则无疑能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营造课堂乐学氛围。现例析如下:
小说第一处使用反复修辞是在第一、二自然段,作者在交待“我”回到鲁镇,叙述所见所闻时,两次写到“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此处作者巧妙借用反复,强调了四叔及鲁镇人们生活的未改变,间接透露出鲁镇的封建思想和礼教观念依旧,点出社会环境。起到侧面渲染、言简意赅的效果。
小说第二处反复是在第二自然段和第十八自然段交待完“我”回家见闻后都补充了一句相同的内心感受:“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相同的语言,两处使用,不同的背景,言同意不同。前面使用这句话是由于笼罩鲁镇的依然是浓厚的封建礼教思想,因而“我”倍感失望。而在后文再次使用这句话,则表现出“我”虽同情弱者,为祥林嫂悲惨境遇担忧,但又无力改变鲁镇社会的黑暗,因而潜意识里有想逃避现实的想法。作者在此处运用反复的手法,点出“我”的内心想法,严厉地剖析了“我”的不足,反映出“我”的灵魂深处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内心有软弱的一面。
小说第三处使用反复是在“我”打听祥林嫂死的消息时,小说第二十六段和三十段两次着重提到了短工的反应:“没有抬头”,作者通过这一细节的反复,集中展现出鲁镇人们对于祥林嫂之死的漠然和他们精神上的麻木。
小说第四处依然是细节上的反复,集中在鲁四老爷身上,具体为祥林嫂两次到鲁镇时的三次皱眉,尽管鲁四老爷三次皱眉时的原因不尽相同,但这一细节却敏锐地反映出鲁四老爷每时每刻都不忘用封建“正统”道德观在考量着祥林嫂。鲁四老爷是小说中一个重要人物,是祥林嫂悲剧的直接制造者,作者在文中没有明文批判,但这些细节上的反复却精炼传神地表明了题旨。
小说最后一处反复表现在祥林嫂对阿毛之死的哭诉上,阿毛之死是祥林嫂命运的转折点。其一,母子连心,作为母亲,祥林嫂对阿毛之死有强烈的自责心理。其二,深受封建思想教化的祥林嫂深知“出嫁随夫,夫死从子”的封建伦理纲常,儿子之死将好在社会上存在的可能剥夺殆尽,从而被彻底地推回到封建礼教的炼狱之地──鲁镇。作者用反复的手法不厌其烦地展现这一情节,表明了失子之痛对祥林嫂精神上的打击之重。
小说中鲁迅先生巧妙地使用“反复”这一修辞手法,使语言更耐人寻味,突出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观看恐龙展
- 快乐的“五一”
- 我爱吃的水果——西瓜
- 去文物园
- 香蕉
- 雁鸣湖游记
- 我憋不住啦!
- 一篇日记
- 樱桃
- 未来的交通工具
- 假如我是一滴水
- 游陕西听说八大怪
- 桃子
- 我最喜欢吃的水果
-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 浅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维修保养
- 大截面导线及其输电技术
- 智能型阀门电动执行机构控制器的设计
- 电力行业信息化的困难与对策
- 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趋势 前 言
- 应急照明供电设计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 正确使用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 电力信息化五大矛盾
- 谈民用建筑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的选用
- 浅论电线电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电力应用向一体化演进
- 我国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研究
- 用小波理论区分变压器的励磁涌流和内部短路的新原理
- 配电网自动化载波通信在线路故障时的通道分析
- 漫谈电力信息化现状与发展
- 《笋芽儿》课前透视
- 《笋芽儿》之老师语录
-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提高篇
- 《小鹿的玫瑰花》习作指导
- 《小鹿的玫瑰花》整体阅读感知
- 《笋芽儿》同步写作范文
- 《一粒种子》
- 《戏答元珍》
- 《笋芽儿》考点练兵
- 《笋芽儿》教学目标
- 《笋芽儿》考点练兵之字词
-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巩固篇
- 《笋芽儿》重难点分析
- 《笋芽儿》趣闻故事
- 《笋芽儿》同步写作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