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活动习俗
翻新时间:2015-12-13
重阳节的活动习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1、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2、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3、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大树
- 我
- 重阳节
- 祖国是摇篮
- 小熊请客
- 梨子提琴
- 生日蜡烛
- 秋天来了
- 家
- 我的爸爸
- 车
- 论本领
- 爱惜粮食
- 属相
- 小桃仁
- 煤矿通风技术员述职报告
- 建筑工程项目部经理述职报告
- 工程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工作述职报告
- 某公司技术总工述职报告
- 建筑公司工程部经理年终述职报告
- 助理工程师转正申请
- 建筑公司工程部经理述职报告
- 2010年度工程总监述职报告
- 总监理工程师2010年个人述职报告
- 助理工程师职称评定述职报告
- 工程部文员转正申请书
- 土建工程师述职报告
- 建筑工程师述职报告
- 物业公司项目经理转正工作总结
- 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述职报告
- 《充气雨衣》 考点练兵1
- 《充气雨衣》 整体阅读感知
- 《充气雨衣》 范文习作
- 《画风》 写作指导
- 《画风》 训练素材
- 《充气雨衣》 教师语录
- 《画风》 教案讲义2
- 《充气雨衣》 知识点精析
- 《充气雨衣》 相关介绍
- 《充气雨衣》 重难点分析
- 《画风》 教案讲义1
- 《画风》 知识点精析
- 《画风》 范文习作
- 《画风》 教师语录
- 《画风》 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