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韩愈《师说》的写作背景(节录)

韩愈《师说》的写作背景(节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0

韩愈《师说》的写作背景(节录)

韩愈(768~824)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3),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三十五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解放精神的文章。

韩愈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一切向韩愈投书请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为韩门弟子,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依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他在《答胡生书》中说:“夫别是非,分贤与不肖,公卿贵位者之任也,愈不敢有意于是。如生之徒,于我厚者,知其贤,时或道之,于生未有益也。不知者乃用是为谤!不敢自爱,惧生之无益而有伤也,如之何?”他对那些恶意中伤的诽谤,表示愤慨,也为向他请教的青年担忧。《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习的青年李蟠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他是有的放矢的。

《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平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这些思想是和他后来发展的“道统”思想予盾的。这些思想是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这是唐德宗时代在相对的稳定局面之下,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展的反映。

因此,可以想象,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做。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贞元十九年(804),韩愈在监察御书的职位,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阳山县),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到了宋代,有人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而“作之师”的。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盖以师道自任”,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可见这篇《师说》的解放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的。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Lucky Numbers(幸运数字)
写给母亲的感谢信
年级英语期末测试试卷
于亚运的英语作文
Play Football
My Dream(我的梦想)
Fathers Day(父亲节)
Staying at Home Alone(独自在家)
An Accident
Visiting the Great Wall on Badaling(参观长城)
Spring Festival(春节)
To Experience the Life
How to 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如何让世界更漂亮)
Spring Festival(春节)
My school(我的学校)
政治的认知方式——政治现象描述与政治精神省察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市场化融资策略研究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探析
中国乡村的“保护主义政治”及其后果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安全评估与认证体系研究
政府形象建设的政治学思考
现实主义理论及其超越
基于初步危害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分析
轻轨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框架体系构建
西安市地铁沿线土地开发利用探讨
城市地铁大断面隧道中洞法、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技术
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及投资控制
正当性与证成性:道德评价国家的两条进路?
中央情报局和文化冷战
上海市轨道交通5号线排水出路的设计研究
《打电话》趣闻故事
《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
《再见了,亲人》美文欣赏二
《再见了,亲人》重点字词意思
《再见了,亲人》考点练兵 文章阅读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二
《再见了,亲人》美文欣赏
《再见了,亲人》整体阅读感知
《再见了,亲人》同步作文之写作指导
《再见了,亲人》重点语句探究
《打电话》考点练兵(二)
《再见了,亲人》考点练兵 积累篇
《金色的鱼钩》重点问题探究
《再见了,亲人》趣闻故事
《再见了,亲人》同步作文之范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