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0
并不豪放的“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新析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直被公认为豪放词的代表作,这仿佛天经地义,不容置疑。然笔者以为,此词并不豪放。拙文拟通过下面的简略分析来阐陈孔见。
只要对诗人的坎坷人生稍有了解的读者定不难想象出词的缘起:当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苏东坡,闲游江岸,触景生情,由眼之气见(“大江东去”),写到心之所思(“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的首句似乎气势恢宏,竟境高远,不同凡响。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虚空的表征,无需方家的耳提面命和谆谆教诲,细心的读者便会在的反复的鉴赏中发现,诗句的重心在“淘尽”二字。面对滔滔长江,诗人不是想到“后浪推前浪,新人超旧人”的豪迈、旷达,却是忧心忡忡地慨叹时间的无情,大浪淘沙般地将历史上许许多多名噪一时的英雄豪杰、圣君名贤,冲刷、掏挖得荡然无存,萍踪难觅,感情基调是相当低沉的。接着作者睹物思人,以假作真,引出他所倾慕的英雄──周瑜,也只是为下阕作铺垫,别无深意。“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几句,貌似描绘物象之壮观,场景之雄奇,而实际上仍是渲染环境险恶,暗示了自己命运多舛,仕途蹭蹬。于是便生发了“多少豪杰”俱往矣的感慨,流露出对历史无奈与对现实无为的哀怨和悲凉。
词的下阕紧承上阕的思路,写到“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郎,在赤壁大战中临危不惧,从容不迫,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谈笑间”将横扫中原,不可一世的曹操劲旅打得大败北溃,奠定了三国鼎立、各司一方的局面,立下了名垂千古的赫赫战功。这些诗虽极与周瑜的气度和业绩,但目的在于以喜写悲以乐传哀,以荣映损,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自己宦海沉浮,功名双失的愁苦心情。最后,子瞻先生从抚今追昔的梦幻中猛然醒悟,直抒胸臆,发出了“多情应笑我”的自我调侃和“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无力喟叹。这是卒章而显志,言尽而明意,集中倾抒了自己几遭不幸、备受磨难后的无限凄楚、几多苦涩,与词的开头前后照应,有机统一,表明了一种万事皆空、人生虚无的沉郁情调和忧戚心态,昭示了全词的主旨。
因而仅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就不难看出苏轼此词的基调是低沉的、情绪是悲凉的、意志是颓唐的、思想是消极的,并无豪放可言。倘若读者再联系他的曲折经历和同年(1082年)所作的两篇《赤壁赋》,也许能更清楚地认识这一点,即迁谪黄州、身处逆境的苏东坡,尽管较为达观,“放”得开,但无论如何也“豪”不起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赛场上的心情
- 止痛药灵吗?
- 我最喜欢的电脑游戏——大富翁
- 藏在心里的感动
- 升国旗
- 今天我当家
- 星期天“绝食”
- 第一次做饭
- 一场精彩的篮球赛
- 最烦恼的一次主题班队会
- 童年
- 梦想成真
- 成长回眸
- 童年趣事
- 我家的星期天
- 浅谈高中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关于中职《办公自动化》课程课堂教学的诱思探究设计
-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的探究性学习
- 浅论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浅谈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
- 浅谈反思性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 关于高职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
- 关于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艺术与当代壁画设计的对话
-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的激活
- 浅谈在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爱的能力
- 关于从《大学》到大学生人格修养
- 职业学校教师绩效科学考评机制的建立
- 新课程下词汇教学模式探究
- 浅谈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的原因及途径
- 《草原》教学反思
- 《草原》教学反思
- 《草原》教学反思
- 明朗的草原──《草原》教学反思
- 《草原》一课反思
- 导入技能及其在《草原》一课教学中的运用
- 《草原》教学案例及反思
- 《草原》教学感悟与反思
- 《草原》教学实录及点评
- 凭借教材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草原》教学反思
- 《草原》教学实录及评析
- 让美永驻我们的心田──《草原》教学案例及反思
- 《草原》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
- 《草原》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