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16、小石潭记

16、小石潭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16、小石潭记

内容预览:

小石潭记

作者:柳宗元

教学目标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了解部分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背景,解题。

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著有《柳河东集》。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选自《柳河东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记》,省称《小石潭记》。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用普通话顺畅地朗读课文。

2、能利用页下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

3、能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背诵课文。

三.通读课文。

教师范读或播放《小石潭记》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轻声跟读。同时补注课文中值得注意的字词。

要 求

?自读:默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然后借助工具书及课本下注释,自行解决。

?听读:欣赏《小石潭记》的朗读录音,轻声跟读。同时补注课文中值得注意的字词。

?伴读:伴随着音乐大声朗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参差(cēn cī) 寂寥(liáo)

摇缀(zhuì) 隶(lì)

四.精读课文。

①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潭中水声悦耳动听,引动了作者的好奇,于是便“伐竹取道”,发现了这个小石潭。

②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作者选取了潭中的水(清)、石(奇)、树(蔓美)等景物描绘出了小石潭的概貌。作者由潭写到水,由水写到石,由石写到树和蔓,小石潭的景致层次感强,错落有致,富有立体感。

③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潭中鱼可百许头……与游者相乐。”这是全文写景物最精彩的一段。作者首先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又使人感到象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则从另一个角度写水澄澈空明。“似与游者同乐”,把鱼儿的那种闲适、轻快、灵敏、活泼的神态写得维妙维肖。句句写鱼亦句句写水,既写了鱼的形态,又衬出潭中水的清冽,一笔两写,互相点缀,写来诗情画意,写出了大自然美景。一扫作者被贬后郁闷沉痛的心情,而对小石潭这一奇趣感到轻松、快慰。

④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坐潭上……悄怆幽邃。”由“水清”到“境清”,一个“凄神”,一个“悄怆”,借景写情,静坐深思,不觉感到分外凄苦。

⑤跟作者同游的好几个人,为什么篇末才将他们的姓名一一列出?

最后补叙同游者,作为游记的结束是古代山水游记的一种格式,也可以看作游记的附文。

五.研读课文。

学生4人一组,开展讨论,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

a.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作者以游踪为序采用移步换景,依序写景组织材料。写小石潭,先写“声”(水声),后写“形”(潭中景物),写潭中景物又先写“近观”(水、石、树、鱼),后写“远望”(水源),最后概写环境,引发感触。

b.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明确:发现小潭(闻声-见形)

--潭中景物(水、石、树、鱼)

-- 小潭源流( 溪身--岸势 )

-- 潭中气氛(气氛--感受)

c.文章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既肖其貌,又传其神,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临其境。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六.学生活动

?有人认为书上课文插图不能足以反映出小石潭的美景,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结合你的理解为课文再创作一幅你满意的插图。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探究本文写作手法, 借鉴本文的写法,描写一处你熟悉的(或扬州的)旅游景点,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写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白兔“狼”口脱险记
校运会
谁和谁好
做蜻蜓
懒惰的爸爸
我的梦
助人为乐
学习切年糕
这里真美丽
合作种树
小熊得救了
紧张的选拔
洗衣服
有趣的美术课
游上海科技馆
浅谈培养学生音乐学习能力 提高高中音乐教学质量
试论音乐欣赏中的中国古典音乐教学
试论现行《音乐课程标准》中的音乐本位意识
探析消费艺术语境下解读剧场民间歌舞
浅议高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试论提高钢琴练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浅谈如何上好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赏析课
试论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质与高校音乐公共课的改革
浅谈培养歌唱艺术表现力的科学方法
笛子在民族音乐中的发展与传承
钢琴乐器的历史沿革与钢琴音乐的流派更替
浅谈苗族民歌《飞歌》及其在非原生态音乐作品中的延展
我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相互关系
探讨新课程下高师音乐课堂的师生交流与互动
试论贝多芬音乐作品中人文精神与音乐形式的关系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一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坐井观天》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三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六
《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四
《难忘的一天》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五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