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有的人教案2

有的人教案2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1-03-12

有的人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这首诗。

2、理解文中提到的两类人,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3、深刻理解诗歌语句。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两类人的含义.

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朗读中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 示题、出示学习目标

 1、熟读诗歌,理解两种人的含义。

 2、有感情的熟读课文。

二、自学指导一

1、大声朗读课文,五分钟后回答下面问题:

1)、鲁迅先生是___的人,我从__﹙诗句﹚可以看出。

 2)、“有的人”具体指什么人?

3)、诗人写出了这两种人各自的什么特点?

2、诗歌既然为纪念鲁迅而作,为何题目却是《有的人》?全文在写法上、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对比手法、前后呼应)

3、诗人写此文有什么深意?(揭示了什么哲理)

 三、自学指导二

再读文讨论下面问题:

1、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

2、诗歌是为纪念鲁迅而作的,那诗歌只写到了鲁迅吗?(顺势讨论“有的人”含义。)

(5分钟后汇报交流,看看谁理解的最准确)

“有的人”指两种人、两种阶级,一种是鲁迅及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战士,另一种是指国民党反动派及那些剥削人民的人。

3、作者是如何评价这两种人的生死价值的?诗歌的首节中“活”与“死”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5分钟后汇报交流,比比看谁理解的最准确。) 虽生犹死(行尸走肉)、虽死犹生(板书)

前面的“活”是指躯体活着,后面的“活”是指精神活着。 前面的“死”是指精神腐朽,后面的“死”是指失去生命。

 4、诗歌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却不用“鲁迅赞”或“纪念鲁迅”为题,而是以“有的人”进行反复咏叹。这首诗的前四节一连用了八个“有的人”,语言极为凝练。同学们能不能试着动笔写一写,用自己的语言将它们具体化,将“有的人”替换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

互相交流:让我们看看集体的智慧能产生怎样的结晶。

小结: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而作的,为什么以有的人为题? 因为诗人是借着纪念鲁迅这样一个机会,用诗作为出口,抒发心中的积愤(臧克家语)。诗中不仅歌颂了伟大的战士鲁迅,而且热情地赞颂了以鲁迅为代表的千千万万向着恶势力冲锋陷阵的革命战士的崇高精神。同时,也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鲁迅的对立面——官僚地主阶级和一切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派。诗中写的两种人,代表了两个阶级的斗争,从而深切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恶势力的无比憎恨,对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先驱的崇敬和热爱。诗中通过揭露鲁迅的对立面——官僚地主阶级和一切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动派,来衬托伟大的战士鲁迅的,因此,用“有的人”作标题,对全诗内容做了概括和提示。

5、第二小节与第五小节有怎样的联系?第三小节与第六小节有怎样的联系?第四小节与第七小节有怎样的联系?(前后呼应)

6、讨论诗歌的结构

这首诗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部分:第1节是第一部分,评价了两种人的生与死,是全诗的总纲。第2、3、4节是第二部分,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热情赞颂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第5、6、7节是第三部分,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7、齐读诗歌,再次体会诗人对危害人民的人的无情揭露,对有益于人民的人的热情赞颂。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争取当堂背诵。 四、课外拓展

诗中的两类人物很有代表性,你能不能根据某一句诗举一个人物的例子?

利布雷斯库

在2007年4月16日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中,最感人的一幕是:在罪犯拿枪扫射师生时,年届七旬的利布雷斯库教授把住教室门,关键时刻堵住枪眼,为全班同学成功逃脱,争取了宝贵时间,全班同学无一伤亡。

胡长清 原江西省副省长

自1995年5月至1999年8月,利用职务之便先后90次收受、索取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545.55万元。胡长清喜欢到处题字留名。他跑到哪里写到哪里。当腐败行为暴露天下,这位堂堂的副省长成了阶下囚,原来身价不菲的“书法作品”也在一夜之间一文不值,甚至刮起了店铺招牌的“铲字风”,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学到了诗歌丰富的知识,而且在思想上,精神上接受了一次洗礼,老师相信同学们都会乐意做像鲁迅先生一样的为人民服务的人。

 六、布置作业

1、声情并茂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将“我愿做____________的人”补充完整,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日记 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处于对整组教材考虑,我放手让学生感情朗读整首诗歌。但后来反馈的时候,发现学生对鲁迅了解得还不是太深,因此在整首诗的理解上停留在表面。本课的有感情朗读诗歌是重点,学生对爱憎的感情朗读的还不够鲜明,知道要表达的感情,但读不出来,这时教师应及时的做到范读。在指导朗读和理解时,应把握诗的整体性,不应打乱顺序理解和朗读,否则就破坏了作者写这首诗的初衷。学生感情朗读整首诗歌。

但后来反馈的时候,发现学生对鲁迅了解得还不是太深,因此在整首诗的理解上停留在表面。本课的有感情朗读诗歌是重点,学生对爱憎的感情朗读的还不够鲜明,知道要表达的感情,但读不出来,这时教师应及时的做到范读。在指导朗读和理解时,应把握诗的整体性,不应打乱顺序理解和朗读,否则就破坏了作者写这首诗的初衷。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姐夫
第一节乒乓球课
我是一朵云
读《落花生》有感
美丽的菊花
奇趣“怪石”
我第一次爬山
阳光下的花朵
我的妈妈
夜晚突然停电了
感谢朋友
童年趣事
荷塘月色
淘气的小表弟
谎言
浅议我国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问题初探
激活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问题研究
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医院国有资产管理
国库集中收付体系下推行公务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新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方向分析
浅谈企业中财务管理的地位与强化措施
浅议针对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国内外的比较
浅谈放心粮油连锁经营的财务管理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分析
浅谈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浅谈加强企业内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试论公交企业财政补贴下的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预算与财务风险规避研究
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现状及相关建议和对策的探讨
《开国大典》教案学案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9第三课时
《开国大典》教法建议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2第三课时
《开国大典》难句讲解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开国大典》教材相关
《开国大典》词语
《七律·长征》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
《开国大典》词语解释及造句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9第二课时
《开国大典》学法提示和预习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