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古诗两首》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
2003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
2003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二节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说:
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平时要怎么样做?
二、指导看图
问:这幅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三、讲读诗句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粟:小米。泛指谷拉.
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
2、体会”春--秋“、”种--收“、”一粒粟--万颗子“的对比,感受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易.(指导朗读)
3、联系词句,学会扩展成语,积累成语.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精耕细作、千仓万箱
4、可是面对一片丰收,农民为什么会出像诗句中的悲惨象呢?
5、学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普天下,全中国。无闲田: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
犹饿死:还是饿死了。
6、指导朗读.
体会”无闲田“与‘犹饿死”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感受遍地丰收景象与农民怕死荒野这两幅图,在心中激起“为什么”的疑问。
7、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想问什么?
8、小结:农民在黑暗的社会里受到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过着悲惨的生活。
三.巩固诗意,指导背诵
四、指导写字
1、收:左窄右宽.
夫:注意撇捺的舒展与平稳。
闲:“门字框”要写得舒展些.
2、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教学后记:学生对旧社会的农民的悲惨生活,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惜粮食,不吃剩一粒米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好吃的西红柿
- 学咏春拳
- 画鼻子
- 遗憾
- 吹泡泡
- 我们都是“家用电器”
- 去秋游的一天
- 我喜欢听广播
- 骄傲的小白兔
- 我们快乐的家
- 蜜蜂飞进了教室
- 体检
- 我的小金猪
- 事在人为
- 快乐的校园生活
- 面向和谐社会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策略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最高运行速度的选择
- 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调度调整方式
- 经过演变的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
- 辩证分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TOD功能
- 基于土地收益增值,南京地铁建设资金的筹资方法
- 北京地铁5号线宋家庄站铺轨基地的实施与作用
- 轨道交通高架区间桥梁形式比选与经济比较
- 广州地铁三号线车辆段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设计
- 地铁工程项目的计划与控制研究
- 地铁车辆段厨房通风改造总结
-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模式及融资风险分析
- 广州地铁北京路车站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 基于电梯控制方式分析与研究
- 自由主义与儒教社会
-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之三
-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之一
- 《动手做做看》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综合资料
-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一
-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之二
-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二
-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探究活动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设计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之一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之二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二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一
-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