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8
《司马光》教学设计2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
1、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来到了什么地方?干什么?
2、自读第1节。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关键人物。
3、再指名说说假山、水缸的位置。
4、指导朗读。
二、学习2~3自然段
1、这时发生了什么事?自读第2节。
2、出示句子。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1)这时情况怎么样?谁来读?
(2)语汇议:是否读出了危险的语气。
(3)指导诗词:“一不小心”。
(4)指读,个别读,章读。
3、在这危险紧急关头,小朋友和司马光他们的表现和做法一样吗?用“-”画出有关句子。自读2~3节。
4、反馈、交流、讨论。
(1)出示句子: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①理解“都慌了”,指导读词。
②引读,别的小朋友都慌了,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③谁来学他们喊一喊?怎么喊?喊些什么?
④表演读这句话。
⑤且扩“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话吗?
(2)谁画了司马光怎么做的句子?
①指导读词:“没有慌”、“使劲”。指导读句子,表演朗读。
②司马光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③结果呢?小孩得救了,大家高兴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④如果这时大人赶来了,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5、小结。
6、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表演课文:
板书设计:21·司马光
没有慌使劲砸缸
遇事沉着有主张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ijianshihoumenkoushijin
()()()()
huayuandiaoxiapashanliushui
()()()()
二、搭配词语。
一座水缸找石头
一口石头砸大人
一块假山搬水缸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猪打针
- 同学柴云云
- “难过”又有趣的一件事
- 隔墙猜物
- 卷春卷
- 游儿童公园
- 元宵节
- 都是烟头惹的祸
- 我帮爸爸戒可乐
- 过新年
- 有趣的黄山
- 买电视机
- 我爱看书
- 包粽子
- 一件有趣的事
- 论企业融资机制的形成刑法论文(1)
- “罪 名” 研 究刑法论文(1)
- 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刑法论文(1)
-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12)刑法论文(1)
- 基因科技法律问题初探
- 论消费者合同中信息均衡的实现-
- 程序与宪政(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我国刑事诉讼中管辖权异议制度建立设想刑法论文(1)
- 古代中国判例法传统及其启示/周成泓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计算机犯罪及其法律对策
- 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 我国动产物权登记制度探讨
- 刑诉法第一百八十二条之不妥_宪法论文(1)
- 中国宪法实施的私法化之路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合同法定解除条件比较研究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悬索桥
- 《清明上河图》千年流转之传奇
- 什么是桥
- 《清明上河图》画卷简介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多音字组词
- 当今世界先进桥梁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近反义词
- 张择端和它的《清明上河图》
- 比萨斜塔“纠偏”记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后反思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词语理解
- 参考资料
- 清明上河图
- 清明上河图画卷原作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