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2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一
一、复习
1.读题
2.复习第一节
二、新授
(一)正确、流利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2-7节,要求正确、流利
2.个别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点评
(二)再读课文,质疑
1.再一次自己读课文,想想有什么问题要问。
2.把你的疑问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估计:
(1.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2.“无边无际”什么意思?
(3.“大话”什么意思?青蛙为什么觉得小鸟的话是大话?
(4.青蛙为什么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5.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
(6.青蛙和小鸟为什么都笑了?
(7.“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
3.及时解答一些疑问。
(三)精读课文,解疑
1.同桌学着青蛙和小鸟的样子争论,思考没有解答的疑问。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1)“无边无际”什么意思?
找到句子读一读。
(多媒体)跟小鸟飞上天看一看。
解答疑问。
练习说话:--是无边无际的。
(2)比较句子:
天无边无际,很大很大。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指导朗读小鸟的话。
(4)“大话”什么意思?青蛙为什么觉得小鸟的话是大话?
找到句子读一读。
(多媒体)跟青蛙到井底去看天。
解答疑问。(用练习本做实验)
(5)比较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6)指导朗读青蛙的话。
(7)分角色朗读2-5节,思考: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为什么?
解答疑问。(多媒体)
(板书:飞得远,见识广。)
(8)小小组读6、7节,讨论青蛙和小鸟为什么都笑了?
交流讨论
(9)指导朗读6、7节。
(四)读后感悟
1.读全文
2.讨论:听了小鸟的话,青蛙会跳出井口去看一看吗?为什么?
(多媒体)
师小结:青蛙将永远成为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
3.现在你知道“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了吗?
(板书:坐井观天,见识短)
读前质疑,读中解疑,读后感悟
以读为主,从“粗读”到“细读”,通过不同层次地读,层层深入,理解课文,体会祖国的语言文字。先在读中找出质难点,然后在读中解疑,并通过反复朗读解决课文重点、难点,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悟出寓意,并展开争论,发挥想象,更深刻地体会寓意,以达到语文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自我求和的目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周周,你到底什么样的啊?
- 雨水的好处与坏处
- 雨水的好处与坏处
- 我们班的那群boy
- 粗心的老妈
- 我的老师们
- XX来我家
- 动物议论会
- 我是“女生”
- 我的同学
- 喜欢想的我
- 我最喜欢的人
- 拉登的现在与将来
- 一辈子的感谢
- 张爷爷做的对
- 小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渗透浅谈
- 德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 新形势之下我国民办学校德育培训研究
- 主动式德育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 浅谈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 浅析中学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
- 浅谈历史教学中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
- 小学体育课堂中要加强德育渗透
- 在小学体育中的运用德育教育
- 浅议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 弘扬雷锋精神 感受德育魅力
-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 如何体现学校德育的针对性
- 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 《伤仲永》(含A、B两个教学设计)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B)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5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9
- 《最后一课》2
- 《黄河颂》教学设计3
- 《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1
- 《诗两首》2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A)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设计1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设计2
- 《伤仲永》2
- 《最后一课》3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2
- 《最后一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