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7
《太阳》教学设计之四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常识性课文的读法;根据太阳的特点、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这两方面所介绍的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填空,并据此分段,写出段意。
3.联系课文内容说说重点句段的意思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4.学习生字“估、菌”,查字典,理解新词“估计、细菌”的意思;写出“光明、温暖、生存、吸收”的近、反义词。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懂得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2.了解阅读常识性课文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在以前的练习中,我们已学过说明文,这节课我们又要学一篇说明文,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什么呢?
板书课题:20、太阳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过渡:昨天我们通过预习,知道了本课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那么课文是从几方面向我们介绍有关太阳的?
2、各自朗读课文,交流板书:
特点
与人类的关系
3、给课文分段。
三、导学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把握太阳的特点。
1、指名分节读1-3节,说说太阳有哪些特点。
2、交流板书:
远
特点 大
热
3、自由朗读,找出有关描写的语句体会文章如何把太阳的这些特点写具体、写生动的,同桌讨论。
4、交流,读句。
远:传说引入,数据,比较,假设,反问。
(课文开头以“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引出了太阳究竟离我们多远这个问题。再以“其实”一词为过渡指出太阳离我们的实际距离是1.5亿公里,然后运用比较的方法说明:到太阳上去,步行需要3500年,坐飞机需要20几年,最后得出结论“箭哪能射得到呢?”从中使我们感受到太阳与地球的距离真是太远了。
大:比较,数据,比喻
(先说人们觉得太阳不大,而实际上却大得很,与地球相比,“要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最后解释为什么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那是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热:数据
(“大火球”这一比喻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都反映出来了。接着讲表面温度有6000度。课文用“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来说明6000度的温度有多高。再讲中心温度,也就是内部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那就高达1800万度了。)
5、小结:第一段运用了传说、数据、假设和比较的方法,分三个小节具体形地、把太阳“远、大、热”的特点阐述得清清楚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齐读第一段,概括段意。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搞清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1、指名一位同学读第4节第1句与第8节,其余4节由4小组分别读。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这么读?(出示板书)
2、第二段的第一句话是第二段的总起句,在全文中又起到了过渡作用,指名读句,请你把这句话中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弄清楚。
(两个事物之间距离越远,一般来说,,关系就越远,这是一个常识,而太阳虽然离得远,但是与我们的关系却非常密切。)
3、请你用“抓过渡句”的方法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4、默读分述部分,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结合插图回答。板书:
总
动植物
与人类的关系 分 气候变化
防治疾病
总
5、分小组自学:
要求:
⑴熟读课文,体会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⑵看图说说“有了(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会怎样?”小组分派角色,担任讲解员。
(其实——副词,表示所要说的是实际情况(承接上下文而含转折)。)
6、大组交流。
四、总结朗读全文
1、太阳是我们人类取之不尽,用之无穷的五大能源,希望同学们从小学好科学知识,长大能更充分地利用好太阳,为人类造福。
2、朗读全文。
五、完成交流课后习题
六、布置作业
抄词,家默,读文
板书设计:
20、太阳
远
特点 大
热
总
动植物
与人类的关系 分 气候变化
防治疾病
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糊涂的爷爷
- 撒谎风波
- 失约
- 影子
- 游北京天坛
- 生日礼物
- 烤番薯
- 小狗失踪
- 我家的小狗
- 秋天的田野
- 捉蛐蛐
- 可爱的家乡
- 读《三国演义》有感
- 螺蛳趣事
- 看母鸡下蛋
- 我国热电合产事业的发展与差距-综合新能源论文(1)
- 改造小锅炉,发展热电联产-综合新能源论文(1)
- 直供:电力改革的试金石-综合新能源论文(1)
- 波纹管补偿器在热力管道上的应用-综合新能源论文(1)
- 公平的环保促进社会的公平-综合新能源论文(1)
- 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的前景-综合新能源论文(1)
- 热电联产节能还是热电分产节能-综合新能源论文(1)
- 分布式能源与建筑能源的优化整合-综合新能源论文(1)
- 我国能源战略及油气储运工业的探讨-综合新能源论文(1)
- 能源需求侧管理-以节能为市场的经营-综合新能源论文
- 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的问题及对策-综合新能源论文(1)
- 波纹管补偿器在电力工业中的研制和使用-综合新能源论文(1)
- 中国城镇集中供热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新能源论文(1)
- 简析LNG接收站与发电厂的一体化建设-综合新能源论文(1)
- 空调风管的管理-综合新能源论文(1)
- 《一次成功的实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掌声》教学设计
- 《掌声》教学设计
- 《掌声》教学设计
- 《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掌声》教学设计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 《一次成功的实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掌声》教学设计
- 《掌声》教学设计
- 《掌声》参考资料
- 《掌声》教学设计
- 《掌声》教学设计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