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3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十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重点句、段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质疑能力。
2.引导自主学习,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老师说的话,弄懂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学重点:
1.引导提问,培养质疑能力。
2.理解老师的话,弄懂句与句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写的是作者发生在小学四年级一次图画课上画杨桃的事。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2.昨天,有同学向老师提出,为什么用《画杨桃》来做课题?那如果让你把课题换一个,你打算怎么说?
(一件难忘的事;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发生在课上的一件事;……)
同学们能换成这样的课题,说明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不错。
二.引导质疑:
导: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大胆提问题,现在老师来了解一下,读课文之后,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或想法?
1.引导质疑。
2.同桌相互交流讨论。
3.指名交流。
4.结合学生回答,梳理板书一些问题:
(1)父亲、老师的话相似在哪?作者为什么说“一生受用”?
(2)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了?老师为什么不直接说明?
(3)这件事为什么这么难忘?
5.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认真读书思考,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想法、问题,说明你们已经在主动的学习了。你们提的问题不错。涉及了文中的重点句段,你们能从重点句段中发现并提出自己不明白、不懂的问题,很好,老师先不解答这些问题,希望在互相交流讨论过程中,自己弄懂。这样记得更牢,印象更深,对吗?
三.抓重点,理解课文:
1.第二自然段:
(1)图画课上,我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画成这样?文中哪一自然段写到?(第二自然段)
(2)默读第二自然段:
(用“------”划出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的句子。用“~~~~”划出为什么会画成这样的句子。)
(3)把划“——”和“~~~~”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因果关系)
(4)试着用“因为……所以……”连句,加深理解。
2.第三至十七自然段:
(1)看了我画的杨桃,同学们的态度怎样?(哈哈大笑、嘲笑)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笑声和他们的对话后,态度怎样?老师做了几件事?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后交流讨论。
(3)师生交流归纳:a
审视杨桃
b提出“像不像”“好笑么”的问题
c请同学们轮流坐我的座位,并问他们“像什么”
d对同学们说了一段话
(4)相机引导学生自己解答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老师的神情变了?老师为什么不直接回答?”
3.第十八自然段:
(1)自由读,认真读懂每句话。
(2)指导分层。
(3)指导朗读:a指名读b评一评他读的怎样c
引导抓住“不要……要……相信……是什么样的……就画成……”
(4)齐读这一段话
(5)读了老师这段话,你懂得了什么?
(6)解答“老师、父亲的话相似在哪?”(找出父亲的话,师生分读父亲、老师的话,加深理解)
四.
师过渡总结:
他们的话告诉了作者深刻的道理:画画,看到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别人画的与自己不同,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来画。同学们想想,他们的话是不是仅仅讲了画画的道理?
他们的话还讲了做人的道理。当别人的看法、做法和自己的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认为别人的错了,很可能别人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去想的。我们做事不能想当然,应该实事求是。
作者把这些话牢记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一生都得到帮助,得到好处,所以,他说“他们的教悔使我一生受用”。这件事也因此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指导背诵:
(1)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背诵?
(2)自由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
板书设计:
画杨桃 从重点句段提问:
实事求是 父亲 叮嘱 不要想当然 印象深刻?
终生受用 老师 和颜悦色 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似在哪?
一生受用?
神情变了?
直接说明?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雷雨之前
- 我是水我呼唤
- 假如我是班干部
- 一张发错的报纸
- 我伤心的一讲事
- 烤馍记
- 游比干庙
- 挣钱
- 山村交响曲
- 保护动物爱护环境——读《黎明前的营救》有感
- 春天里的金湖边
- 泪水凝聚的爱
- 比赛结束了
- 我们的朋友
- 煎鸡蛋
- 对企业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探讨
- 地方审计机关在依法审计中有关问题的思考
- 德国内部审计模式新发展
-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研究
-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借鉴与完善
-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 对委托理财进行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对国有企业年报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 加强财政审计监督初探
- 企业法定代表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及审计方法
- 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几个问题的探讨
- 风险导向型审计初探
- 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信息披露与规范
- 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及风险控制
- 浅谈防范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 《社戏》重难点点拨
- 《社戏》课文导读
- 鲁迅对京剧的态度与《社戏》
- 《社戏》中的一个疑难问题
- 《社戏》预习提示
- 美丽的《社戏》 不朽的经典
- 《社戏》重难点讲解
- 《社戏》的叙事技巧
- 一生情缘忆恩师 鲁迅津门看社戏
- 《社戏》知识归纳
- 《社戏》生字解析
- 对《社戏》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 《社戏》学法点拨
- 鲁迅故乡社戏闹
- 《社戏》课文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