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9
《妈妈的账单》教学建议
1连接语首先从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可贵的沉默》过渡到本文。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简单回顾《可贵的沉默》的主要内容,相机提问激趣。《可贵的沉默》中孩子们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这篇课文中的小彼得又懂得了什么呢?再结合连接语的提示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默读前,可灵活提出默读应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默读习惯。
2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连接语中提出的问题,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除连接语中提出的问题外,还可以让学生就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如,你怎样看小彼得的妈妈把60芬尼放在餐盘旁的做法?如果妈妈的账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这些问题既可以联系课文来谈,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谈,有助于学生领会课文内容,懂得做人的道理。母亲看了儿子的账单,什么也不说,而是如小彼得所愿,把60芬尼放在餐盘旁,她期待小彼得能够自己醒悟,而且她相信小彼得看了她的账单,会像她期待的那样,明白事理,改正自己的不当行为。第二个问题事实上是无法给出答案的,但是这种假设可以让学生们明白,妈妈的爱是无价的,也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结合连接语中“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这一问题来进行:妈妈的爱不但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妈妈只是全身心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一味的付出,从不计报酬。此外,配合综合性学习,还可以让学生讨论,如果小彼得收下了那60芬尼,我们该怎样评价他?课文中的小彼得是个懂事的孩子,看到妈妈的账单,他很快领悟到,妈妈一直在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着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报酬,跟妈妈的付出相比,自己所做的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马上修正了自己的做法。与此相对照,应当引导学生明白,如果小彼得收下了那60芬尼,他就是不懂事的孩子。这一话题可与《可贵的沉默》中的相关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白,我们不仅要懂得回报父母的爱,还要明白,回报父母的爱,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情理之中的。
3学文过程中应注意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把话题打开,向生活实际延伸。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帮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你怎样评价当时的做法。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议一议。如有可能,可以将口语交际的教学与课文的学习结合起来,教师可灵活掌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与外公下五子棋
- 买瓜记
- 狗
- 钓鱼
- 梦想成真
- 我终于会滑雪了
- 我期待的暑假
- 赶海
- 让我后悔的一件事
- 削梨的启示
- 《男子汉行动》观后感
- 挖荠菜
- 传球比赛
- 一个陌生人
- 悔
- 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
-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成因及对策
- 浅析现代幼儿性别教育的基本问题
- DVD及相关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领域的应用浅析(1)
- 浅谈小学教师教育科研
- 浅谈对体育系新生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后现代的英雄神话(1)
-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 一部婚外恋题材电影 《一声叹息》的结构主义分析(1)
- 浅谈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几点看法
- 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影片简评
- 未来电视台摄录设备分析(1)
-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开展广电技术的科技情报工作(1)
- 正确教育和引导理工科院校女大学生性别观
- 浅谈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应用
- 自己去成长 自己去成功(前言)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反思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 勇敢飞翔──改编自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自己去吧》
-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自己去吧》教学案例与反思
- 正确理解父母的爱
- 鸭子
- 我会成为那只海鸥
- 《自己去吧》教学杂谈
- 《自己去吧》教学实录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反思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评析
- 蓝天和矮墙
- 《自己去吧》课堂实录
- 给学生创造“激情、对话、展示”的空间──《自己去吧》教学课堂实录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