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0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女娲补天、洪水、围困、云霞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受到课文中思想感情的熏陶。

3、知道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以及补天的过程,能复述“补天”的过程。

4、能体会女娲急他人之所急、救民于水火的精神,并对阅读古代神话故事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有关教学挂图或《女娲补天》动画片片断;搜集有关地震、暴雨、洪水、狂风等灾害性气候的录像资料。

2、学生准备:

读通课文,读准、读熟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准备新课

课前先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自己先练读,再同桌互相指认教师用生字卡片进行检查和强化某些字的字形辨认和正音。如“塌(踏)、冈(岗)、纯、冶(治)”等等。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女娲补天》(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看到这个字──“女娲”的“娲”,你们联想到哪些与它字形相近的字呢?……

(反馈,教师把学生说出的形近字有选择地写到黑板上,提醒学生注意区别字形和读音,并组词读一读。)

同学们预习课文后知道,这是我国古代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

(板书:古代神话故事)

同学们知道吗?“神话故事”是不是生活中或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呢?──对,神话故事是人们想象出来的。那么人们又为什么会有这些想象呢?我们学习课文时可以进一步来思考。

三、引导自读课文和质疑

1、当你们看到课题、阅读课文时,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大家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学生质疑,教师适当归纳、有选择地板书。设计质疑:

⑴ 女娲是谁呢?

⑵ 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

⑶ 有浅有女娲这个人呢?

⑷ 女娲怎么补天呢?

2、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像“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怎样补天”等问题,我们在阅读中都会弄懂的。

四、学生探究阅读

1、提出阅读要求:

可用投影或小黑板提出以下要求:

⑴ 在课文中找到写女娲补天原因的句子,请用横线画出来,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写上“补天的原因”;

⑵ 课题叫“女娲补天”,那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补天”过程的?请用“||”标明起止。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轻声读,动笔画、写。所给时间要比较充分。教师巡视,注意指导后进生。在适当时机组织交流和讨论。)

2、学生就以上两个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探究的情况。

3、反馈:

⑴ 教师提出问题:

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学生发言。)

⑵ 教师小结:

女娲看到天塌下来,许多人在水深火热之中受苦受难,心里难过极了,所以她决心要补天。我们再来看看,女娲看到人们受灾受难,她的心里特别难过。写这些灾难景象的是课文第几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我们来读一读这部分课文。哪些同学愿意读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把课文描写的那些景象在头脑中展开想象同学们刚才在读、昕课文时,头脑中浮现了什么景象,那些景象你在生活中、电视上见到过没有?同学们可以在小组里议论一下。

(议论后,组织学生发言。)

⑶ 女娲见到别人受苦心里就难过,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一个人总能为别人着想,总想着帮助别人克服困难,是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救民于水火的一种献身精神。课文哪一段写到女娲的这一心理?(第二自然段。)我们全班一起来读一读。要读出女娲对人们受灾受难同情的语调。学生练习读,齐读,教师适当指导。想想在生活中或电视里有没有听说或看到过像女娲这样的人──看到别人受苦受难就积极地去帮助别人呢?(比如,解放军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可以放1998年发洪水时解放军解救群众的镜头。)(学生发言。)再分层次、分小组读第一、二自然段课文。引导想象,引导体验女娲的思想感情。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文,已经基本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女娲是这样一个善良的、能为大家着想的英雄。

神话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人们为什么要塑造女娲这样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物?

(学生可能一时想不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议一议。)

教师小结:古人想象出女娲补天这样的神话,说明古人希望有天人能有战胜自然灾害的力量,还希望人们都能像女娲这样心地善良,关心别人。

六、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女娲补天

原因 经过 结果

天塌地裂 求雨灭火 人民又安居乐业

起火 发洪水 造船救人

炼石补天

爱心 吃苦 勇敢

第二课时

一、写字练习

本课生字较多,在阅读理解课文前,先安排部分易错生字的学生书写练习。挂出小黑板,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和发现书写中易错的部分,可以组织学生交流一下,再启发他们说。主要有──隆:不要少了一小横;窟窿:从字义联想部首,:从“隆”想到“窿”;缺:注意左下方的写法;纯:注意右边部分的笔顺;冶:冶与“治”区别,炼与“练”区别,“炼”的右边的横折钩易误写成竖钩。启发学生发现后,每个字词练写几遍。

二、导入阅读过程

与学生的谈话要点: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古代神话中的女娲,看到天塌下来,许多人在水深火热之中受苦受难,心里难过极了,所以她决心要补天。同学们还联系实际说了我们现在许多具有女娲这种精神的人……这则古代神话故事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就盼望能有战胜自然灾害的力量,希望能有更多的具有女娲这样急他人之所急、救民于水火精神的人,所以古人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女娲补天这样美丽的神话故事。

三、阅读理解与练习复述

1、找出相关自然段:

启发阅读理解: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呢?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

2、女娲“补天”的过程?请迅速找一找,(稍作交流后,反馈。)请学生试读课文。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同学们刚才试读了这一部分课文,得到了什么印象?(女娲补天克服了很多困难。)同学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课文,朗读这一部分,我们的语气语调要突出女娲了救民于水火、克服困难的精神。

(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

(请某小组的几位同学分别读这几个自然段,教师适当指导。全班再行练习。)

4、概括女娲补天的要点:

老师在读课文时发现,女娲补天的过程,实际上可以分别用三个词语概括。同学们迅速地默读课文,看看能不能发现。

(先独立思考,再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讨论一下。再反馈。)

根据反馈,女娲补天的经过可以概括为这三个词语:找石头──炼石头──补天。再概括成三个字,就是“找──炼──补”。

(从中提示理解“冶炼”一词。)

5、指导复述:

我们不看课文来说说女娲补天的经过。我们可以从女娲看到什么、这么开始讲起。复述并不是要求我们按课文中写的一句不差地去讲,那不是复述,而是背诵课文了。复述就是围绕课文的主要意思去讲,可以加进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它当故事来讲

6、同桌互相练习复述女娲补天的经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

(学生练习复述,教师巡视,适当启发和引导有困难的学生练习复述。)

四、课后拓展

课外阅读古代神话故事,开个故事会。

〖板书设计〗

女娲补天

原因 经过 结果

天塌地裂 求雨灭火 人民又安居乐业

起火 发洪水 造船救人

炼石补天

爱心 吃苦 勇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秋天的家乡
“都江堰建”导游词
开平碉楼导游词
游览长城导游词
“大足石刻”导游词
畅游魔仙堡
我的发现
我家的淘气猫
我发现了我们班的小偷
丽江古城导游词
童话世界九寨沟
未来的宇宙探测飞船
活泼可爱的小金鱼
我家的猫
苏州园林导游词
浅谈建筑电气在爆炸性环境中的设计
关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分析
智能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照明节能设计的措施
中压供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浅谈燃气热电冷联供技术及应用
探析发电企业防止电气误操作的措施及对策
建筑电气安全性措施
提高照明节能的建议
吸气式火灾探测器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
剖析目前热电联产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论电力施工企业如何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
中国农村小康住宅建筑电气工程
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易错问题评析(一)
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易错问题评析(三)
《春天的雨》
《邓小平爷爷植树》随堂练习
《春天在这里》
《邓小平爷爷植树》综合资料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句品读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邓小平爷爷植树》生字扩词
《邓小平爷爷植树》老师语录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重难点分析
《春天的声音》
《春天的图画》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一)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字词梳理
《春雨的色彩》作者趣闻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