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3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字。会写“卖、售”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3、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
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
阅读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友好情谊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
卖木雕的少年。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板书部分重要问题。
二、检查预习,自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提问:
认识这些字和词吗?读一读。(指名读,学生边听边正音)
2、哪些词语不理解?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
3、小声自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识记,想一想: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除了留心听他读得怎样。
5、交流: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讨论,评评谁说得既清楚又简单。指名说。
6、自由交流:
通过昨天的预习,以及今天读和听,你还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自由谈读文后的感受,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的感悟。)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巩固识记:
分组交流记字的窍门。
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3、扩词练习,检查积累。
4、指导生字书写。
5、小结写字情况。
四、课后作业
1、听写本课词语。
(见词语表)
2、进一步读熟课文,找一找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
3、用“?”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问题可提在笔记本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认读。
2、听写部分词语,订正巩固。
3、回忆:
这课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文感悟
1、提问:
我与卖木雕的少年是什么关系?
引导分角色读13、14自然段,突出“朋友”。
2、质疑:
我是游客,少年是卖木雕的,怎么会是朋友呢?我们一起阅读课文。
读文,提出要求:边读边用~~~~勾画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想象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3、与身边的伙伴交流勾画的句子,谈谈读后的想法。
4、集体交流:
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部分(5~8自然段)
理解两次出现的“遗憾”,想想我和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
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部分(11~15自然段)
理解“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想想少年为什么这样说。
5、与学习伙伴读课文,说说你的感受:
引导:课文体现了少年对中国人民友好的感情。
三、指导朗读,深化认识
过渡:卖木雕的少年多可爱呀,你能读出他对中国人民友好的感情吗?
1、找找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2、自由朗读这些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3、分组交流。
4、指名朗读。
四、总结积累
1、想对那位黑人少年说点什么?(自由发言)
2、学完课文,你有什么发现:
自由说,内容可涉及思想感情、写作特点等。
引导找出四个字的词语,并摘抄。
3、选做题:
刚才同学们对黑人少年说了许多心里话,愿意写一写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有趣的打转虫
- 感谢(二)
- 有礼貌的小猫咪
- 荷花(一)
- 妈妈的爱
- 有爱真好
- 大烟斗
- 感谢(三)
- 我的理想
- 呼啦圈比赛
- 我的妈妈
- 我自己
- 爱的教育读后感
- 动物运动会
- 暑假乐趣多多多
- 赣式古民居发展现状与对策
- “味”论内涵的延展
- 从昆曲的成功传播看中国精神文化遗产的传承
- 苗族刺绣的现代意义
- 论社会主义宪政(19)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传统文化·人文素质·法律规范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8)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郑和下西洋中宗教文化的规范性传播
-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从“简约主义”看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朴素、简约之美
- 曾国藩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论纲
- 魏晋南北朝文人歌辞的演唱及其文化功能
- 论社会主义宪政(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6)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当代思想道德养分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法二例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片断
- 《爬山虎的脚》
- 《火烧云》的语言艺术
-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
- 《找骆驼》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说课稿
- 《观潮》第二课时
- 《观潮》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 《蝙蝠和雷达》
- 《赵州桥》教学设计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陶罐和铁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