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检阅》素质教育新学案
【学习目标】
1、会人5个生字,理解“鸦雀无声、截肢”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
【学习过程】
一、录象揭题
1、小朋友,每年国庆节,很多国家都要举行隆重的检阅仪式。到时候,部队首长、国家领导人、甚至外国贵宾都会观看部队队伍和群众队伍。
2、瞧,这是我们中国的检阅仪式。(看阅兵式录象)
3、看了刚才的录象,画面中的军人、部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今天,我们要去波兰首都华沙看一场特殊的检阅仪式。(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读课文。讨论课文主要内容: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的( )仪式上,让( )的博莱克走在( )。游行时,他们的队伍得到了观众的一致( )。
3、指名说。
4、读了课文,你感觉课文中向我们描述的这次检阅和我们刚才录象中看到的检阅有什么不一样?
三、学习课文第12段:博莱克的表现
1、你瞧,这就是博莱克,他在队伍中,表现怎么样?
2、看看书上是怎么写博莱克的。指导朗读12段,读出自信、投入、有精神的博莱克。(自由读、指名读讲评、男女读、全体站起来读。)
3、看到博莱克的表现,你想怎么夸他?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读一读)
4、那为什么有的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2~9段
1、这些小伙子更棒的表现是在检阅仪式之前。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检阅之前的情况吧。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2~9段,思考:检阅仪式之前,这些小伙子在讨论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他们在讨论该不该让博莱克去参加检阅仪式?)
3、该不该让博莱克去,为什么要讨论呢?分析:
如果让他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不让他去,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家觉得非常为难。课文中也可以具体看出大家为难的样子。请你们读读课文第3~6段,找出表现大家很为难的词句。
5、四人小组交流:你找了哪些句子?
6、全班汇报: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怕伤害了博莱克)
终于(终于有一个人开口了,但是也没有解决问题)
鸦雀无声(表面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其实心里呢?)
第6段中连续6个问号。指导读出为难、犹豫不决的心情。
7、这么为难、这么难办的事,称为( )的事?(板书:棘手)
8、这么难办的事最后解决了吗?怎么解决的呀?再次看图。再次朗读第12段。怪不得,博莱克那么努力地表现自己。此时,他在想什么呀?
9、是呀,能让博莱克有机会参加这么重大的活动的是他的大家,能让博莱克这么有自信地站在游行队伍中的是他的大家。这群小伙子,懂得尊重身体有残疾的同学,这些小伙子真棒!(朗读句子)
五、小结
这次检阅,不但检阅了小朋友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喜欢蓝色
- 我的梦想
- 谁的本领大
- 雨中的小白花
- 我们的六一
- 我家的小狗
- 快乐的奇乐儿童乐园
- 多彩的石榴
- 老鼠开会
- 清明回乡
- 假如我是超人
- 妈妈的爱
- 童年
- 假如我是一个设计师
- 心中的花园
- 论证券民事赔偿中因果关系的推定
- 生命权损害赔偿中的基本问题民法论文(1)
- 论民事诉讼中的再审程序民法论文(1)
- 责任保险与民事责任的互动民法论文(1)
- 地权的困境:明代史个案研究民法论文(1)
- 无效担保民事责任的裁量民法论文(1)
- 我国民事审前程序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研究民法论文(1)
- 中国民法的现代化民法论文(1)
- 法律文化层次论民法论文(1)
- 清代西藏婚姻制度民法论文(1)
- 从立法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民法论文(1)
- 流浪的权利与管制
- 物权法的定位及基本体系分析民法论文(1)
- 英语世界中的诚信原则民法论文(1)
- 论人格权的民法保护民法论文(1)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坐井观天》说教法设计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建议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2
-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 《坐井观天》教学建议
- 《我要的是葫芦》教材简说
- 《我要的是葫芦》阅读教学课堂实录及教后反思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片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4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片断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
- 《坐井观天》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