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4
《珍珠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热情参与,积极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走进文中情景,自主地去探寻美、体验美和交流美,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
3、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可爱。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泉水吗?在哪里见过描述一下。
2、老师带领大家去作者的家乡珍珠泉看一看。
⑴ 配乐教师范读。
⑵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珍珠泉的美景。
⑶ 问题:
你想到了什么?描写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然后用一个字来概括。(创设情境发展想像)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检测标准: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教师指导“啊、担”等读音)
2、再用自己最把握的方法读课文,交流:
你对珍珠泉的感受。
3、随机请学生上台板书。
(预设:绿、深、清、凉、冒水泡)
三、自读讨论,朗读体会
1、生自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
2、讨论交流,朗读体会:
⑴ 说说为什么叫珍珠泉?出示句子:
① “开始,水泡……消失了!”
② “水泡闪亮……珍珠啊!”
③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
⑵ 从中你知道了珍珠泉的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认真读书体会,跟同伴讨论讨论。
自己读书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
⑶ 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
珍珠泉水绿、探、清的特点。
⑷ 指导朗读,读出珍珠泉水的特点,重点练习朗读2、3自然段。
第2段指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形成画面“水是那样绿,绿得像……”。
第3段要读出泡泡的趣和美。
四、练习朗读,体会感情
师:假如你是作者,向别人介绍珍珠泉时,语气是怎样的呢?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为什么这样说?
练习朗读,体会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赞美之情,为家乡有此泉而自豪。
五、作业──开放选择
1、选择点一:
读一读吴然的其他作品。
(教师口头介绍,一方水土养一方儿女,美丽的珍珠泉给了作者创作的灵感,以后,吴然先后出版了散文诗集《歌溪》、《凉山的风》、《风雨花集》、《珍珠雨》等 )
2、选择点二:
背一背文章中你喜欢的句子。
3、选择点三:
你的家乡有没有这样美好的景物,它们又有什么特点?仔细观察,用心记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找春天
- 要是文具能听懂我说的话
- 好心的小企鹅
- 自我介绍
- 我改了一个坏习惯
- 我的家乡真美
- 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 介绍自己
- 蜻蜓和蚂蚁(续写)
- 我的自画像
- 感谢有你
- 奇妙的动物世界
- 我的爸爸
- 小弟弟做作业
- 小白兔
- 流浪乞讨人员的迁徙自由及其宪法学意义法学理论论文(1)
- 论基本权利的防御权功能法学理论论文(1)
- 非公有制经济宪法地位的规范分析法学理论论文(1)
- 出释入造
-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及其惩治理念法学理论论文(1)
- 转变职能,改革体制,建设法治政府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律作为一种学问法学理论论文(1)
- 公证制度与民法典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法律文化的封建残痕法学理论论文(1)
- 法治的自治基础与自治的法治保障
- 意思表示分析法学理论论文(1)
- 论人大职能的强化与转变法学理论论文(1)
- 从威权型法到自由民主型法法学理论论文(1)
- 以生活经验贴近法律
- 认真对待违宪审查法学理论论文(1)
- 《雷雨》教学片段赏析四
-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六
- 《雷雨》教学片断赏析一
-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一
-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二
-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三
-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二
-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实录与评析
- 《雷雨》教学片断赏析三
-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七
- 《雷雨》教学片段反思
- 《雷雨》教学设计五
- 《雷雨》教学片断赏析二
-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一
- 《雷雨》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