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翻新时间:2015-12-14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会读15个生字词,掌握“富饶、海参、威武”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重点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海底水产的丰富和海底世界的美丽。
3、懂得课文第三自然段是用并列式结构来写的。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生字词“富饶、海参、划过来、威武”,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2、难点:感受海底世界的美丽,海底水产的丰富(下限要求);能看图或录像介绍西沙群岛的水产资源(上限要求)。
三、教学准备:自制CAI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感知导入
看录像导入,简介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揭示课题,学习生字“饶”。
(二)读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进一步了解什么?(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三)初读课文
1、分小组自学
要求自学生字词,通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的?
2、反馈汇报
⑴出示生字,解决字音。
⑵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的?(反馈,板: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四)再读课文
重点读2-5段,整体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五)重点研读第三段
1、确定学习内容
2、自主体会学习
①西沙群岛的海底都有些什么?它们各是怎么样的?请自由读读,想想,划划,找出重点词语体会体会。(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②反馈,师随机点拨,生读中感悟。
③引读:海底的水产真是太丰富了,海底的岩石上有……,有的像……,有的像……。海参……。大龙虾……。一群群的鱼……,有的……,有的……,有的……,……。正像人们说的那样,……,……,……。
3、情境训练
①提出训练要求:为图片和录像作解说。
②看图试说,渗透“并列式结构”。
③请生合作,配录像解说。
(六)课堂练习
学习生字词“富饶、划过来、威武”,提示字形难点,练习书写。
(七)总结下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游石表山风景区
- 我是赛车王
- 第一次帮妈妈洗脚
- 夏
- 调皮的鸭子
- 神奇的梦
- 我和表妹
- 暑假生活
- 四季的花朵
- 我想成为电脑专家
- 钓鱼
- 小乌龟
- 一只蜜蜂
- 雪的自述
- 我的小卧室
- 论社会主义宪政(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苗族刺绣的现代意义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6)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赣式古民居发展现状与对策
- 从“简约主义”看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朴素、简约之美
- 从昆曲的成功传播看中国精神文化遗产的传承
- 魏晋南北朝文人歌辞的演唱及其文化功能
- 论郑和下西洋中宗教文化的规范性传播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8)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当代思想道德养分
- “味”论内涵的延展
-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传统文化·人文素质·法律规范
- 曾国藩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论纲
- 论社会主义宪政(19)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观潮》(第二课时)说课稿
- 《找骆驼》教学设计
- 《蝙蝠和雷达》
- 《观潮》
-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 《爬山虎的脚》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片断
- 《观潮》第二课时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法二例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陶罐和铁罐》
- 《赵州桥》教学设计
-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
- 《火烧云》的语言艺术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