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3
《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科学知识的课文,介绍了仿生学的应用——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启发,使飞机能安全地夜航。
文章一开头描述了飞机夜航的情景,通过设问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接着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反复三次试验。发现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然后讲科学家终于揭示出蝙蝠夜间靠嘴和耳朵探路的道理。最后介绍了雷达导航的原理,圆满地回答了文章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教养目标:
(1)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2)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和爱科学的兴趣,养成为科技事业而勤奋学习的自学性。
3、发展目标:
知道人类有很多发明创造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三、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了解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2、抓住重点词句,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
四、教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媒体
1、教学方法:情感教学法。
2、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情景激趣,揭示目标。
1、复习第一段。
2、播放有关录象。
3、质疑揭示目标。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并思考:蝙蝠在夜里是怎样飞行的,哪个词最能概括这种飞行的特点?
(2)理解重点句: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四人小组自学。
(2)汇报交流。
(3)引读: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看录象,并思考:蝙蝠是怎样凭着嘴和耳朵探路的?
(2)指导朗读。
(3)理解重点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4)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根据思考题自学。
(2)师生共同板书。
(3)看录象。
(四)总结。
(五)扩展。
(六)质疑。
(七)作业。
板书设计:
18 蝙蝠和雷达
嘴
(研究) 蝙蝠 障碍物
耳朵
(启示)
天线
(发明) 雷达 障碍物
荧光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味的桃子
- 2012学雷锋月活动策划书
- 参观消防队
- 拔河比赛
- 放风筝
- 我的好朋友
- 春雨
- 日记
- 春游
- 可爱的小狗
- 参观消防队
- 日记
- 元宵节
- 小猫和小兔
- 美丽的春天
- 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更优权利条款”
- 对正常价值确定方法的思考_国际法论文(1)
- 论信用证交易中严格相符的条件国际法论文(1)
- TRIPS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总结和发展_国际法论文(1)
- WTO规则与我国反倾销法的完善国际法论文(1)
- 论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取向[2]国际法论文(1)
- 美国强权与国际法国际法论文(1)
- “2001燃油公约”评述与建议_国际法论文(1)
- 对TRIPS要求的民事程序及救济的研究国际法论文(1)
- 试论我国实施WTO协议的几个主要问题国际法论文(1)
- 美国贸易法“301条款“的法律审视国际法论文(1)
- 跨国有组织犯罪对社会的经济控制模式简析_国际法论文(1)
- 论版权管理电子信息的立法保护_国际法论文(1)
- 论在我国建立国际私法判例制度的构想国际法论文(1)
- 对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国际法论文(1)
- 《给予树》课堂实录及点评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1
- 《给予树》教学设计4第一课时
- 《给予树》教学实录
- 《给予树》教学反思
- 《给予树》教学实录3
- 《给予树》教学设计13
- 《给予树》教学设计
- 《好汉查理》课文相关
- 《给予树》教学实录2
- 《给予树》教学设计10
- 《给予树》教学设计14
- 《给予树》教学设计12
- 《给予树》教学设计11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