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3
《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科学知识的课文,介绍了仿生学的应用——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启发,使飞机能安全地夜航。
文章一开头描述了飞机夜航的情景,通过设问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接着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反复三次试验。发现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然后讲科学家终于揭示出蝙蝠夜间靠嘴和耳朵探路的道理。最后介绍了雷达导航的原理,圆满地回答了文章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教养目标:
(1)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2)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和爱科学的兴趣,养成为科技事业而勤奋学习的自学性。
3、发展目标:
知道人类有很多发明创造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三、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了解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2、抓住重点词句,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
四、教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媒体
1、教学方法:情感教学法。
2、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情景激趣,揭示目标。
1、复习第一段。
2、播放有关录象。
3、质疑揭示目标。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并思考:蝙蝠在夜里是怎样飞行的,哪个词最能概括这种飞行的特点?
(2)理解重点句: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四人小组自学。
(2)汇报交流。
(3)引读: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看录象,并思考:蝙蝠是怎样凭着嘴和耳朵探路的?
(2)指导朗读。
(3)理解重点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4)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根据思考题自学。
(2)师生共同板书。
(3)看录象。
(四)总结。
(五)扩展。
(六)质疑。
(七)作业。
板书设计:
18 蝙蝠和雷达
嘴
(研究) 蝙蝠 障碍物
耳朵
(启示)
天线
(发明) 雷达 障碍物
荧光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粗暴的伯父
- 我
- 蚊子复愁记
- 2008年科尔沁国际夏令营
- 下棋
- 忠实、可爱的小狗
- 象棋班的同学
- 捉螃蟹
- 一件后悔的事
- 难忘的奥运会开幕式
- 我的QQ宠物
- 工作狂——爸爸
- 学骑自行车
- 可爱的“小老鼠”
- 我们的学校
- 石油工程助理工程师工作总结报告
- 主任工程师转正申请书
- 2011年度工程经理述职报告
- 公司总工室工作总结
- 建筑工程师年度总结报告
- 2011年度总工办工作总结
- 建筑工程总工程师年终总结报告
- 总工办2011年的个人总结
- 项目部土建工程师转正申请
- 工程造价员转正申请报告
- 2011年度工程部经理个人述职报告
- 总工办2012年工作总结
- 2011年总工办工作总结
- 土建工程师工作总结
- 工程项目经理述职报告
- 《桂林山水》美文欣赏 棋盘石
- 《桂林山水》同步作文思路点拨
- 《桂林山水》考点连接
- 《记金华双龙洞》 重点难点分析
- 《桂林山水》重点问题探究
- 《桂林山水》随堂练习
- 《桂林山水》教案讲义 让情感在语文课堂上流淌
- 《记金华双龙洞》 重点字词的意思
- 《桂林山水》同步参考范文-新学校观光录
- 《桂林山水》重点语句探究
- 《桂林山水》同步作文审题指导
- 《桂林山水》作者简介
- 《桂林山水》同题材作文训练
- 《桂林山水》教案讲义 感悟细节感悟美
- 《桂林山水》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