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3
《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科学知识的课文,介绍了仿生学的应用——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启发,使飞机能安全地夜航。
文章一开头描述了飞机夜航的情景,通过设问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接着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反复三次试验。发现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然后讲科学家终于揭示出蝙蝠夜间靠嘴和耳朵探路的道理。最后介绍了雷达导航的原理,圆满地回答了文章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教养目标:
(1)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2)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和爱科学的兴趣,养成为科技事业而勤奋学习的自学性。
3、发展目标:
知道人类有很多发明创造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三、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了解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2、抓住重点词句,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
四、教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媒体
1、教学方法:情感教学法。
2、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情景激趣,揭示目标。
1、复习第一段。
2、播放有关录象。
3、质疑揭示目标。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并思考:蝙蝠在夜里是怎样飞行的,哪个词最能概括这种飞行的特点?
(2)理解重点句: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四人小组自学。
(2)汇报交流。
(3)引读: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看录象,并思考:蝙蝠是怎样凭着嘴和耳朵探路的?
(2)指导朗读。
(3)理解重点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4)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根据思考题自学。
(2)师生共同板书。
(3)看录象。
(四)总结。
(五)扩展。
(六)质疑。
(七)作业。
板书设计:
18 蝙蝠和雷达
嘴
(研究) 蝙蝠 障碍物
耳朵
(启示)
天线
(发明) 雷达 障碍物
荧光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心目中的春天
-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 布鞋·母亲
- 春天的素描
- 我心目中的春
- 道不尽的母爱
- 母爱如奶茶
- 献给母亲的歌
- 珍惜幸福
- 爱,有时也会是一种伤害
- 春姑娘的身影
- 献给母亲的歌
- 母爱
- 妈妈,您听我说
- 道不尽的母爱
- 景观设计并不只是“造园术”
- 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分析
- 月季在园林中的应用
- 城市需要文化品格
- 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体规划介绍
-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
- 论园林工程施工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 庭园造景与设计理念
- 住宅景观设计:住宅园林景观不能刻意求“美
- 小游园规划设计要点
- 公路干道防护绿地规划
- 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
- 竹子在景观园林中的设计与应用
-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的六要素
- 河北:新民居规划尚须进一步改善
-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1
- 《路旁的橡树》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路旁的橡树》 重点问题探究
-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路旁的橡树》 趣闻故事
- 《惊弓之鸟》 重难点分析
-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惊弓之鸟》 老师语录
-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2
- 《惊弓之鸟》 作者及作品介绍
-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路旁的橡树》 整体阅读感知
-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1
- 《路旁的橡树》 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