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0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5、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课文插图的挂图及投影片。
3、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
二、自由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回顾上节课自读课文时获得的收获,为交流做准备
三、全班交流
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体会到了乡下人家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的独特、迷人的美?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用你的朗读体现出来吗?
(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通过“评读”的方式来参与学习。)
以第一节内容为例:
可以抓住两个教学点:
1、“别有风趣的装饰……”
⑴ 理解“别有风趣”、“装饰”的含义(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
⑵ 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
(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
(再请学生读一读,其它学生评读: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还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2、“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⑴ “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城市里)
⑵ 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想象一下“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说说你的感觉。
⑶ 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
⑷ 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
(说明: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只是一个预设,实际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言为主线,教师的点拨、指导适当地穿插其中,不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四、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现在,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2、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3、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说给同座听一听。
4、全班交流。
五、激发兴趣,布置综合学习活动的任务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是否感觉到了农村生活的诗情画意?让我们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吧!
2、读一读书上的提示,然后分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组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如乡村图片展、收集国内外农村生活资料、乡村诗歌朗诵比赛等等)
3、各组交流,汇报自己小组开展活动的计划。
4、教师统筹安排,确定活动日程。
六、课外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后的的小诗《在天晴了的时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背诵下来。
(可在课内简单介绍一下著名诗人戴望舒)
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
3、小练笔: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快拿起笔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21、乡下人家
独特、迷人的风景
无论何地无论何时
屋前:瓜、藤、叶(别有风趣)春天
院子里:花、竹、笋(朴素中带着华丽)
四处:鸡(悠闲自得)
小河:鸭(快乐游戏)
门前:吃晚饭(和谐自然)夏天
瓜架上:纺织娘(快乐歌唱)秋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5·16爱心”机器人
- 空中大战
- 我的QQ朋友
- 如果
- 天下是我家、我校、我师
- 我是小小发明家
- 鸡爸爸奇遇记
- 假如我是.......
- 夸父追日
- 我想变成……
- 唐人街
- 桌椅的对话
- 画画
-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
- 给鸭妈妈的一封信
- 《阿Q正传》是喜剧吗?
- 文学艺术影视传播在当前的文化意义
- “什么”的功能和翻译
- 想象的盛宴
- 心灵的迷狂——张承志批判
- 鲁迅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启示
- 中国现代文学价值选择的启示
- 小众化是当代文学的出路吗
- 人性断裂的救赎
- 鲁迅与小品文
- 海明威的创作分析及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
- 百姓苦难的真切呈现
- 五四新文学的文化渊源与学理反思
- 浅析萨特“情境剧”的哲学意蕴与文学价值
- 形式与变式
- 《荷花》教学反思
- 《珍珠泉》词语解释
- 怎样教《荷花》
- 朗读中悟情 想象中创新“冒”出个性──精彩“动词”赏析例谈(节选)
- 《荷花》片断赏析
- 《荷花》教学反思
- 让每朵花都含苞绽放
- 《珍珠泉》文本链接
- 谁没有陶醉之时?──《荷花》教学思考
- 《荷花》教学反思
- 《珍珠泉》句子分析
- 走出阅读教学的误区──—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荷花》有感
- 《荷花》教学反思
- 《荷花》片断赏析
- 《荷花》教学案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