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31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与文本人物的对话交流,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
2、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事情?
二、新授
1、板书课题。
2、问:两件事情中哪件是作者耳闻的?哪件事情是作者目睹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这两件事情给作者一个共同的感受,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温暖)
三、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温暖呢?通过“读、悟、议、再读”,重点体会人物的感情
文章最为感人的是两处人物的语言描写。学习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设计如下环节:
1、读:
学生自由读两个小故事,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体会阿姨和母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德。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2、悟:
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3、议:
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围绕“为什么不抱怨护士?”展开,让学生各抒己见,明确了母亲把护士看成女儿,宽容护士的举动。“议”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
4、再读:
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文中人物的高尚品质所折服。
5、想:
如果你就是文中的人物,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会说些什么呢?“想”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课文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作业设计
提供两个情景让学生进行写话练习并交流。
【板书设计】
8将心比心
阿姨为奶奶推门──听说 温暖
母亲原谅护士──亲历 温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书签
- 雷锋叔叔的故事
- 我的家乡
- 小风车,转转转
- 下课啦
- 我眼里的春天
- 我的自画像
- 快乐的一天
- 最快乐的一天
- 春天来了
- 打针
- 我们爱春天
- 帮妈妈洗碗
- 新学期
- 我是一阵风
- 论高校学生管理纠纷的司法介入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调解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_法学理论论文(1)
- 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制定的步骤及对策
- 屋顶绿化
- 法院适用听证程序的现状、问题与建议_法学理论论文(1)
- 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谈如何通过网络营销战略提高顾客忠诚度
- 浅谈关系营销
- 论差异化经营策略在营销组合中的应用
- 论营销观念的回顾与反思
- 论从知假买假现象谈和谐消费观的构建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培育权利文化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析商业银行的一对一营销
- 金川市金山公园绿化改造规划研究
- 法官、律师、当事人三者关系现状之分析_法学理论论文(1)
- 《清澈的湖水》
- 《清澈的湖水》教学片断
- 《假如》第二课时
- 《父亲和鸟》
- 《浅水洼里的小鱼》第二课时
- 《日记两则》
-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之二
- 《浅水洼里的小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之四
-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清澈的湖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回声》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片断赏析
- 《清澈的湖水》第一课时
- 《浅水洼里的小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