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之一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之一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4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之一

一、解题释题导入新课

1.说说生活中有哪些高科技?

2.引入课题;正如大家所找的这些资料所说明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能运用高科技来呼风唤雨的世纪.

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3.解题释题:

什么叫世纪?(一百年为一个世纪,2005年属于2l世纪)

什么叫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土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是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4.过渡引入:让我们一起学习看看人们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吧.

二、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找出含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轮读生字.

(1)纠正不良读音

(2)强调读音;后鼻韵——“程”“耕”“幻”“控”;翘舌音——“程”·哲”:第二声“潜”.

①汇报预习:哪些字容易写错?“鞍”右边不是反文.“幻”不能多一擞.

②字词意思质疑——通过预习,哪些宇词你不理解?

3.引导解疑—全班讨论解答,教师相机点拨。

A.难点词释义:奇迹、出乎意料、依赖、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寄托、洞察,归根到底,回顾,改善.

B.易混词区别:发明——发现.(“发现”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指本来不存在的,是新创造.如电脑电视是人类的发明,而恐龙曾生活在地球上是后人的发现.)

三、初读课文感悟大意

1.指名分节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2.说说读后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A:科技发展太迅猛,

生B;人类原先生活的环境太差,没有电灯没有电视……

生C,人类能登上月球、能潜入探海、能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的奥秘等是科学创造的奇迹。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难解字词,知道了20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

五、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这篇课文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这一课时主要是通过读课文来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为第二课时的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在这里我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好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并在读课文时对自己有感受的部分进行交流。从这节课来看,学生对工具书用的并不太好,有很多同学手里没有字、词典,而有的同学却很会利用字、词典,对词语的意思理解的也很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得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好工具书,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通过读课文同学们都对课文感受很深的段落进行了标记,有的同学画的很好,感受也很深,谈的也不错,这说明通过读课文有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了。但还有部分同学理解的不是很好,在下节课当中应带领学生再进一步的理解课文内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春天
起床
我发现……
快乐的星期八
晚上我在家的一天
百吉猫的故事
我是快乐的洗衣工
给Emy姐姐的一封信
我是一个电视迷
妈妈给我的
运动的好处
我的小自行车
写给灾区小朋友的信
美丽的泡泡
*社区党建工作先进材料
2009年暑期大学生家教实践报告
2009年暑假社会调查与实践方案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策划书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与体会
油建一公司锅炉安装队先进事迹
社会实践感想
工程设备部部长熊**同志事迹
法院事迹材料
爱岗敬业事迹材料(煤矿)
关于旅游的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环保)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离任审计的现实问题与制度创新(1)
浅议审计环境对内部审计的影响(1)
应加强对会计软件的审计(1)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发展趋势分析(1)
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1)
试析中外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准则的差异(1)
试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界定(1)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难点与对策(1)
企业内部审计如何参与风险管理(1)
计算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1)
存货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浅谈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1)
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有效性的几点思考(1)
制度基础审计测试与评价(1)
论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1)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二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三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四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之二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七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五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之一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六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五
《丑小鸭》的教学随想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之三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