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之三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简单介绍作者路甬祥及本文的写作意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细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出示课件):
动笔画画: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用心想想: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
小组交流:把你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分享。
学生自学,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巡视指导。
教师提出汇报要求,学生汇报自学收获。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问题:
理解农耕社会。
理解重点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结合第四段内容,进一步理解“发明”和“发现”。(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体会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
学生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课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图片。)
指导朗读。
总结写法和说明方法运用的好处。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思考: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课件出示)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
同桌交流,补充空白。
(2)学生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心中的奇思妙想。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超市。
1.
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2.做一份名为《科技天地》的剪贴报或手抄报,全班展评。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
↖
科技→发现和发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指导书写12个生字。
3.
交流、品评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和手抄报《科技天地》。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赖”、“幻”、“潜”的写法。
三、全班交流小练笔《畅想未来》,互相品评,再次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和表达特点。
四、手抄报《科技天地》交流展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喜爱的变形金刚
- 看杂技
- 续写小?z影师
- 森林里的动物运动会
- 捉鸡
- 宽容他人
- 我班里的"调皮生"
- 等待
- 故乡的雪
- 爱心蛋糕
- 兰草
- 小水滴的歌儿
- 登山随笔
- 可爱的小鸡
- 续写坐井观天
- 杭州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中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 客运专线对沿线城市铁路客运量分流问题的研究
- “民主集中制”的本质与毛泽东的集权思想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架空接触网电分段的设置
- 钢轨电位限制装置与框架保护关系的分析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利益关系分析
-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影响范围研究
-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与管理的改革
- 跨座式单轨高架车站结构选型
- 政治研究的微观层面
- 可比性的概念:文化政治视野里的普遍与特殊
- 广州新白云机场轻轨桩排式地下连续墙的受力分析
-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合法性思考
- 轨道交通对杭州城市发展的作用
-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融资模式探讨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三
- 《葡萄沟》教学设计
-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之一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之三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二.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实录(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教案)
-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之二
- 《画风》教学设计之三
- 《动手做做看》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 《画风》教案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一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案)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之二
- 《日月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