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之三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简单介绍作者路甬祥及本文的写作意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细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出示课件):
动笔画画: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用心想想: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
小组交流:把你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分享。
学生自学,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巡视指导。
教师提出汇报要求,学生汇报自学收获。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问题:
理解农耕社会。
理解重点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结合第四段内容,进一步理解“发明”和“发现”。(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体会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
学生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课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图片。)
指导朗读。
总结写法和说明方法运用的好处。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思考: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课件出示)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
同桌交流,补充空白。
(2)学生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心中的奇思妙想。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超市。
1.
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2.做一份名为《科技天地》的剪贴报或手抄报,全班展评。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
↖
科技→发现和发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指导书写12个生字。
3.
交流、品评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和手抄报《科技天地》。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赖”、“幻”、“潜”的写法。
三、全班交流小练笔《畅想未来》,互相品评,再次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和表达特点。
四、手抄报《科技天地》交流展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父母的爱
- 记一次辩论会
- 记一次辩论会
- 记一次辩论会
- 父母的爱
- 开卷有益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记一次辩论会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记一次辩论会
- 浅析高师合唱指挥教学与实践
- 试论舞蹈对中小学生的非审美教育功能之一、二
- 谈钢琴演奏应把握好作品的内在情感
- 浅谈原生态民歌的艺术特征及其发展
- “文革”时期中国手风琴艺术发展特点
- 音乐教育中少儿创造力的培养
- 浅析沥青路面质量与路基工程
- 试论古筝艺术的表情性
- 浅谈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 电声音乐“电子音乐与电脑音乐
- 论学艺先做人—听著名歌唱家吴雁泽讲座后感
- 俗乐舞台探索
- 论合唱艺术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 我国舞蹈文化传承与舞蹈教育
- 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探讨教学中的应对策略
- 《王二小》写作指导
- 《我为你骄傲》 考点练兵2
- 《三个儿子》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王二小》美文欣赏:和王二小约会
- 《王二小》重点字词的意思
- 《王二小》教学目的
- 《王二小》重点问题探究
- 《王二小》重点字词梳理
- 《王二小》整体阅读感知
- 《王二小》教学难点
- 《王二小》相关资料
- 《王二小》随堂练习:巩固篇
- 《王二小》老师语录
- 《王二小》随堂练习:提高篇
- 《王二小》教学重点